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4月7日 星期

“腾笼换鸟”激发产业升级新活力


(上接1版)

景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投产后将弥补漯河食品产业链的短板。该项目利用标准闲置厂房,引进德国进口设备,突破了技术堡垒,拥有多项国家发明型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该项目预计一期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年纳税1000万元。

走出去,引进来,是东城产业集聚区人做好“腾笼换鸟”实施新项目的又一具体举措。

“‘腾笼换鸟’不仅盘活了资产,也让新入驻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投产达效。”东城产业集聚区常务副主任周莉霞告诉记者,他们要在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优质资源优势,帮助小的企业做大、大的企业做强。

截至目前,东城产业集聚区已经实施“腾笼换鸟”项目20个,总投资32亿元,预计年增加税收6000万元、安排就业3000余人。

如何持续“腾笼换鸟”——技改中获得新发展

“其实,‘腾笼换鸟’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内在动力。”陈宝山说,近年来,东城产业集聚区技改呈现热火朝天的局面,在市场疲软、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的大背景之下,集聚区主要企业集中精力抓技改、强管理——这是迎接产业竞争、产业升级的不二法门。

曼博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东城产业集聚区抓技改的代表。

该企业作为国内首家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产业化企业,在疫情发生后,面对口罩原材料熔喷布市场供应不足的窘境,立即投资780万元,通过技术攻关,调整生产工艺,改造和增加生产线,生产出不同规格口罩专用的纳米纤维膜,替代熔喷布。从3月1日提出申请到3月6日,该企业短短6天时间就拿到了省医疗器械检验所的产品检验报告,填补了我市乃至全省的技术空白。

“目前公司已投入量产,每天产能达一吨,可供口罩生产企业生产近一百万只口罩。”该公司董事长琚河同告诉记者,通过这个新项目,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

只有腾出了新的发展空间,才可能引来新的项目。新项目在不断发展壮大时,必然会影响周边,进而衍生出“好”“特”“新”“优”的新项目;新项目如何再次发展壮大,离不开引导、鼓励、不断实施新技改……东城产业集聚区立足“新空间、新项目”等新要求“腾笼换鸟”,既促进了集聚区加速推进“二次创业”,又带动了一方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