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熊勇力
庚子新春,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战斗堡垒筑在最前沿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县区强化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设立党组织、组建突击队——
“我请战!”“我是党员我带头!”“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自愿加入这场战役,随时听从调遣,服从安排,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市医疗战线的共产党员纷纷请缨。市中心医院党委举行誓师大会,相关科室的党员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组建医疗救护队,首批进驻隔离病区。
“我们自愿坚守抗击疫情工作第一线,随时听从组织安排,身先士卒、敢于担当、奋勇作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电力供应……”国网漯河供电公司组建党员突击队,保障疫情期间全市用电安全,以实际行动树立“电力铁军”形象。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党组织采取重温入党誓词、创建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等方式,动员广大党员民警、辅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挺身而出,带头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同时,在值勤卡点设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各县区、各部门在疫情防控一线建立党组织,选好配强负责人,发挥党组织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把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迅速聚拢在党旗下。
坚守社区(村)防控一线——
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实干担当,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召陵区东城街道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在每个行政村、 每个楼栋逐家逐户进行排查,全面开展群防群治、自防自控,共同构筑疫情防控网络,全力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源汇区马路街街道党工委向辖区内所有党员发出“红色召集令”,动员社区党员主动到社区“大党委”报到,服从统一调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不到半天时间,115名社区党员积极响应、主动报名,有效缓解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力量薄弱的状况。
召陵区邓襄镇在每个行政村的入村卡点插上党旗,营造了“哪里有党旗,哪里就是战场;哪里有党员,哪里就可心安”的防疫抗疫氛围。
舞阳县侯集镇34个行政村都活跃着一群“快递哥”,他们由各村的“两委”干部、党员、村级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组成,主动帮助村民购买、运输、分发生活物资,为大家提供方便。
各县区驻村第一书记迅速从“扶贫尖兵”变身为“防控尖兵”。这些“防控尖兵”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对辖区内人员往来情况进行排查,逐一做好外出返乡人员和外来人员的登记工作,全力控“源”;这些“防控尖兵”第一时间把村里党员发动起来,组织各行政村成立党员先锋队268支,全力织“网”;这些“防控尖兵”加大对贫困户、五保户、生活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力度,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掌握贫困家庭防控情况和生活必需品储备情况,全力助“困”。
疫情发生以来,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无论小区内还是主要宣传卡点,都能看到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迅速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顺畅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了以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为主的防范体系,构建了人人参与的社会动员体系和职责明确、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从县区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疫情防控专门工作机构快速成立,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特殊战役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1269个村、76个社区党组织带领党员干部群众筑起抵御疫情的牢固防线,逐村逐社区设立卡点,仔细排查外来和返乡人员,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切实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留一个死角,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困难较大,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成疫情防控工作优势,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挺身而出 不忘初心显本色
“丁零零……”一阵急促的铃声从东城街道306房间传出,伴随着一句沙哑的“你好”,召陵区东城街道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李云超一天的工作开始了。从除夕开始,李云超和街道全体机关干部吃住在单位,他们一起走家串户,完成街道所有家庭排查。李云超的工作状态是迎战疫情以来全市无数基层党员干部的缩影。
党的力量是通过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来体现的。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誓言。
挺身而出,党员是抗疫的“排头兵”——
“出门戴口罩,人多别去凑热闹,家庭保持通风好,多消毒,勤洗手……”85岁的老党员王中成走街串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越是危难时刻,党员越要豁得出去,这样才不失本色、不辱使命!”市市场监管局召陵分局翟庄监管所党支部书记王跃伟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的第一天起,就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始终战斗在一线。
国网舞阳县供电公司阴阳赵供电所职工李猛超是入党积极分子。接到井李村一武汉返乡用户家中停电的报修电话后,他和同事顿建楼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带上抢修工具和材料开车赶往现场,经排查发现非外部电力故障,遂与用户加微信好友,以视频形式指导用户检查家中线路开关,找到故障点后进行处理,保障了用户正常用电和自身安全。
“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们党员的身份不变。只要还能动,就要冲在最前线。”在孟庙镇闫陶村疫情监测点,陶毛、陶胜、杨保松三位老党员用质朴的话语,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情怀。疫情期间,陶毛、陶胜、杨保松主动请缨,协助闫陶村“两委”干部排查登记返乡人员。
“我是一名党员,应该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柏豪是一名党的‘生力军’,他理解我、支持我,并愿意和我一起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我很骄傲!”顺河街街道东大街社区活跃着这样一对“父子兵”:父亲张凯旋是东大街社区党支部的在职党员,儿子张柏豪是一名在校入党积极分子。每天,儿子张柏豪在社区值守,为出入人员测体温、登记并发放出入证,守好防疫的第一道关;父亲张凯旋负责环境消毒工作,背着消毒桶走遍大街小巷,守好防疫第二道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特殊时刻,我责无旁贷。”黑龙潭镇卫生院副院长吴地委一直冲锋在防疫一线,带头在发热门诊值班,到疫情防控卡点值勤,到武汉返乡人员家中消毒。
考验面前,“逆行”是一种勇气。“疫情严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你不上谁上?这时候不上啥时候上?”黑龙潭派出所民警李新召、任利峰吃住都在所里,每天认真细致地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疫情监测、排查等。
疫情面前勇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疫情防控是一场硬仗、一场大考,只要广大党员身先士卒、冲在一线,就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守土担责,党员是群众的主心骨——
在群众遇到危难的时候,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正如有的群众所说:“无论何时何地,老百姓只要看到党员在行动、党旗在飘扬,心里就不慌、就有底儿。”
“我们不仅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还要给群众搞好服务。”商桥镇党委书记朱昊说。每天,村干部通过微信群收集村民日常所需物资清单,联合超市集中开展生活物资统一配送工作。镇政府指定各村疫情防控点为生活物资保障点,负责为村民配送生活物资;村民采用二维码快捷付款方式,避免直接接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疫情面前,我要以正式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冲在前!”顺河街街道建西社区兰乔迪亚物业中心主任李晓锋坚定地说。疫情发生后,他舍小家、为大家,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兰乔迪亚小区有业主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整栋楼被隔离。李晓锋主动承担起这栋楼的消毒工作,每天3次穿上防护服、带上喷枪,对楼道、电梯、门把手等进行消毒。每天上午10点~11点,他还准时给该栋楼住户送去生活必需品。
“受降路上有一辆湖北牌照的车,请核查一下。”“昌建外滩门面房外有人没戴口罩外出。”老街街道辖区的群众通过居民微信群和“务实老街”微信公众号,把一条条疫情防控信息反映上来,后台人员迅速指派网格员、社区干部及党员志愿者到现场处置。老街街道依托完善的网格化管理系统充分调动了居民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积极性。
“不要出门了,都好好在家待着吧!别恐慌,要相信党、相信政府!”问十乡曹店村59岁的曹殿华每天都会劝导村民,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有着22年党龄的曹殿华在抗击疫情关键时刻主动向党支部请缨,同年轻党员抢着干村里最苦、最脏、最累的工作。他主动承担起全村关键部位消毒任务,每天穿戴好防护装备,背着喷雾药桶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杀。
无私奉献,党员是百姓的贴心人——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家长,但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是社区4万多人的‘大管家’。群众需要我的时候,我决不能退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沙北街道昆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晓云挺身而出,带领社区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奔走在抗疫一线。昆仑社区共有小区188个,专业化管理的小区只有26个,剩下的162个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情况复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王晓云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制订排查方案,带领大家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控疫情,并做好出入人员身份核查、卡点检查、公共场所消毒等工作。
“我有医院工作经历,还在卫生局从事过应急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更能发挥作用。”源汇区中青年党员干部邱莉说。在疫情防控攻坚阶段,她积极响应区委号召,主动向党组织请战,申请到最危险、任务最繁重的疫情防控一线从事流调、分析、医疗救治等工作。疫情发生以来,源汇区近700名中青年干部主动请战。老街街道青年干部王鹏的父亲、母亲、妻子都是医务工作人员,自1月23日以来,安顿好年幼的孩子和老人后,他和父母及妻子便各自奔向抗击疫情的工作岗位。像王鹏家庭这样“组团”战“疫”的群体在源汇区还有很多,有“父子团”“夫妻团”“兄弟团”等。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灾难面前,在人民需要的时刻,以大无畏的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召陵区漓江路社区,30名党员志愿者主动请战,组建了党员义工志愿服务队,承担起辖区14个单排楼的疫情防控任务。他们走街串巷,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协助社区做好设卡布控、上门摸排、心理疏导、救助救护、卫生健康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工作。
在老街街道新华街社区,为方便居家隔离的武汉返漯人员生活,社区主任邓玮带领工作人员为其送去了生活用品。当他们离开时,饱含感激之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谢谢你们,我们一定会自觉坚持居家隔离!”社区工作者很注重人文关怀,除了为居家隔离人员配送生活用品外,还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慢生活”方式,适应医学观察期……一项项暖心的措施,让居家隔离人员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响应党的号召,服从指挥、恪尽职守,站得出来、冲得上去。他们担起为民的千斤重担,彰显为民的党性本色,在战“疫”中践行了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党员先锋岗。 曹秋霞 摄
参战民警集体宣誓。 张庆伟 摄
火线入党。 张 岩 摄
党员志愿者装车为一线送爱心。 田纪昌 摄
老兵巡逻。范子恒 摄
共抗疫情。 张雪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