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王少民 张庆伟 版式/付广亚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创造安全稳定好环境,确保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努力做好公安各项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公安机关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年初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及全国、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部署要求,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大力推进公安工作,为深入落实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全面推进“四城同建”城市发展定位、奋力实现“两个上台阶、四个走前列”战略目标贡献更大的公安力量。
市领导会见首届十大“沙澧卫士”。
起步即冲刺,筑牢平安稳定的“压舱石”
年初以来,市公安局紧盯政治安全领域风险不放松,有力确保政治安全;紧盯社会稳定领域风险不放松,有力维护社会安定;紧盯公共安全领域风险不放松,有力保障人民安宁;紧盯公共卫生领域风险不放松,有力策应疫情防控;紧盯执法执勤领域风险不放松,有力促进公平正义;紧盯队伍管理领域风险不放松,有力提升能力素质。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始终把防范政治安全风险置于首位,紧盯社会稳定领域风险不放松,有力维护社会安定。充分发挥“一村一警”机制优势,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扎实排查矛盾、化解纠纷。
严密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特别是涉疫涉医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加大社会面管控力度,确保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共排查矛盾纠纷838起,化解821起;侦破刑事案件近1200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500余人,抓获各类在逃人员40余人;现行命案发一破一,破获命案积案1起;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80余人,破获案件69起,查扣涉案资产40亿余元;破获“盗抢骗”案件372起,同比上升51.22%,抓获“盗抢骗”犯罪嫌疑人150人,同比上升18.11%;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80起,涉案金额1870.03万元,刑拘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30余人;深入开展打击黄、赌违法犯罪“断链”行动,办理涉黄涉赌各类案件106起,打击处理200余人;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6.2%、18.6%,全市未发生重大敏感和个人极端案事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易制爆、剧毒危险化学品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处罚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从业单位8家和违法购买单位11家,整改安全隐患6处,全市剧毒化学品从业单位系统覆盖率达到100%,确保危爆物品“不流失、不打响、不炸响”。
联合有关部门检查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及经营网点12家次,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15家次,收缴非法烟花近400箱、非法爆竹32万头、易制爆危险化学品5千克,共发现整改安全隐患12个。检查寄递物流企业31家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7处。严格大型活动监管,发现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86处。
加大基层消防监督力度,全力清除火灾隐患,检查消防单位2466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529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989份,拘留7人,警告67人,对15家单位、39名个人进行罚款处罚。
坚持专项治理与“四个治理”相结合,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六大行动,全力稳定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第一季度内事故发生率下降97.4%,死亡人数下降95.24%,受伤人数下降98.67%,财产损失下降98.18%。围绕“五个确保”和“三零”目标,启动高等级勤务,落实战时工作机制,全面提升5家定点医疗机构、16家发热门诊、隔离场所的安保等级,全面加大66个入市防线查控力度,开辟19个专用绿色通道,全力配合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累计出动警力9.2万人次,检查车辆28.3万辆、人员36.2万人次,梳理离鄂返漯人员9万余人次,排查化解涉疫情矛盾纠纷221起,放行救护车辆和运输疫情防控应急物资、民生物资车辆近3000辆、物资近2万吨;办理涉疫违法犯罪案件60起,打击处理71人。办理机动车业务112456件,全面推进29项“互联网+”户政办理工作,受理302条身份证异地办证信息,办理全市范围内“一站式”户口迁移5153人,办理省内户口“一站式”迁移954人,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勇担新使命,打防并举优化便民服务
全市公安机关将全力以赴维护国家安全,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整体提升治安防控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将持续强化整治不手软,强化管理不放松,强化便民不懈怠,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打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攻坚战,重点打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经济犯罪,摧毁职业化犯罪网络,深化打击涉税犯罪专项行动,严防经济犯罪问题演变为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
着力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和信访法治化建设,推动信访总量稳中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一村(格)一警”为载体,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建立更加紧密的警民联系沟通机制。
严格落实公安部社会面巡逻防控“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应急响应机制,以“智慧巡防”为指引,进一步强化街面屯警点建设,着力防范和震慑暴力恐怖活动及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
全市公安机关扛牢压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决策部署,紧扣“线索清仓”持续加快、“案件清结”保质加速、“逃犯清零”万无一失、“伞网清除”查缺补漏、“黑财清底”挖深查实、“行业清源”分类推进的“六清”行动要求,保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和群众满意度,不折不扣完成既定目标。
聚焦“长效常治”目标,紧盯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强化重点案件攻坚,奋力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全面建成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严把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四道关”,严防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公共安全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护航经济发展。
持续加大企业周边环境治理力度、简政放权力度、便民利民惠民力度,更好地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持续推行“项目警官制”,深化重大项目建设环境整治,从快从严打击阻挠企业复工复产、正常生产的违法犯罪行为,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严密防范、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以决战决胜姿态强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冲刺工作,全方位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治安环境治理、文明行业创建等系列专项整治,助力全市夺取“创文”工作全面胜利。在持续抓好已出台各项便民服务措施落实的同时,继续推出便民利民服务新举措。
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推行“一网通办”“一证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服务,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淬炼生战力,锻造素质过硬公安铁军
在此次疫情防控大考中,公安队伍坚决听从党委、政府命令和指挥,坚守一线、顽强拼搏,忠诚履职、无私奉献,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得到了实战磨砺。
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党建带队建统领公安工作,不断扩大党建品牌影响力。市公安局党委坚持从高从难从严,深入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实施全警健身体能强警工程,全面提升履职水平和打赢能力。
结合扫黑除恶、执法办案、专项战役等基层一线实际需要,扎实开展“大训练、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分层级分警种开展法律法规全员轮训。组织全市范围实战大练兵考核比武,全面提升广大民警的履职能力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全警实战实用能力。
强化合成作战应用,提高核心战斗能力。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强化合成作战,确保指挥指令的高效传递和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并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的整体能力,实现最佳的社会治理效果。坚持同类犯罪集中打、有组织犯罪深化打、新型犯罪攻坚打,全面提升专业打击能力和综合打击效能。
深化公安机构改革,提高基层创新发展能力。积极提升警务运行质效,做大做强基层派出所战斗单元,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基层警务保障水平,积极构建职能科学、事权清晰、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公安机关职能体系,不断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
引导警力向基层流动,最大限度激活内部发展潜力、提升警务运行质效、解放和发展战斗力。深入开展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进派出所工作再上新台阶。持续正风肃纪,塑造优良警风。市公安局健全完善制度、强化督察问效、严格执纪问责,坚持严在平时、管在日常,努力用铁的纪律打造铁的警队。建立党员民警民主监督机制,健全公安内部监督体系。建立正规化建设的标准体系,以规范严谨的职业行为彰显良好的职业作风和形象。以“零容忍”态度铁腕执纪,严查队伍违纪违法等问题,树立新时代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追梦逐浪立潮头、奋楫扬帆再起航。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行至民族复兴关键一程,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机关锚定“四个铁一般”标准,凝聚起全警履行新使命、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振奋精神创业绩,奋发有为争一流,努力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忠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忠诚答卷。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军信为民警授奖章。
武装机动巡逻。
登记练兵射击成绩。
群众上门致谢。
集结演练。
抓获电信诈骗团伙。
集中返赃。
警民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