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静 臧佳佳 版式/付广亚
近年来,临颍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和“四城同建”城市发展定位,持续弘扬“六拼精神”,聚焦“七区同建”,聚力“民生攻坚”,全面加快“两城一区一基地”建设,奋力在全省县域经济新一轮大发展中争先进位,推动全县城乡融合和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数字,记录着临颍经济的腾飞。2019年,8项经济指标再夺全市第一。其中,生产总值359.9亿元、增长7.7%,总量和增速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增速全市第一。
荣耀,见证着临颍城市的魅力。临颍县先后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科技富民强县、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河南省园林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等4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等十余项国家和省先行先试工作在临颍开展。
坚持产业为基 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强工业、促转型,加快建设千亿工业新城。做优发展载体。以23.72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为主体,规划建设了9.9平方公里现代家居园区和9.8平方公里现代物流园区,构筑了43平方公里“一体两翼、三区联动”产业发展载体。产业集聚区6次被评为全省“十快”“十先”,升级为二星产业集聚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综合排序跃升全省12位;现代家居园区升级为省级产业集聚区,连续被评为中国“十大”木业产业园;现代物流园区升格为省级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临颍县成为全省为数不多、同时拥有三个省级园区的县。壮大产业集群。坚持产业绿色、环境友好、集约高效,突出以亩均效益论英雄,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成功引进富士康建泰科技、盼盼食品、亲亲食品、养元饮品、台湾宏全、台湾福贞、颐海海底捞食品等重大项目100余个,全县培育形成休闲食品、装备制造、现代家居3个百亿主导产业。推动企业升级。帮助113家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42个,中大恒源创成全市唯一国家级绿色工厂,宏全包装成功申报河南省智能车间,产业集聚区创成省级绿色示范园区。坚持创新引领,建成院士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深入推进企业“倍增工程”,培育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3家、超亿元企业20家。
强三农、固根基,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做强现代农业。全县土地流转54万亩、流转率61.4%,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50万亩,颍西10万亩示范方成为全国典范,全年粮食总产保持在65万吨左右。发展辣椒、烟叶、大蒜、蔬菜“四彩”高效农业50万亩,其中辣椒种植面积35万亩,成为豫中南地区最大的种植、加工、交易集散基地,2019年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366个行政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通过省、市验收;总结推广以南街村、北徐庄村为代表的农工贸一体化集团发展模式;以胡桥村为代表,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发展高效农业等十种模式,加快建设5个集体经济工业园,率先在全市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清零”,年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64%,其中超亿元的村6个、超1000万元的村11个。补齐发展短板。确定“三为主、一落实、两保障”工作思路,纵深推进政策落实、转移就业、农业产业化等16场“造血、输血、活血”总攻硬仗,产业扶贫、集体经济工业园建设等经验在全省推广。3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累计11391人稳定脱贫,全县贫困人口剩余1594户4205名,贫困发生率降到0.61%。
强三产、提质量,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依托黄龙特色商业区、颍川历史文化街区、现代物流园区,着力补齐服务业短板,增强城市功能和活力,打造豫中南有影响力的市场物流和电子商务基地。黄龙特色商业区。扎实推进东方国际广场、开元国贸中心、邢庄·城市广场等18个重点项目,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22家、从业人员3596人,实现税收1.86亿元、增长16%,被评为全省二星级特色商业区。颍川历史文化街区。南街村红色文化、鼓楼历史文化、黄龙湿地生态文化、产业集聚区现代工业文化四大板块相互融合,形成了一条城南城北景观轴和特色商业发展带。现代物流园区。中国供销·辣椒电商物流园、春风吹来电商物流、中通快递豫南转运分拨中心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地。紧抓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持续推进阿里巴巴村淘项目,电商企业达到1400家,从事电商人员3500人,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亿元,带动三产服务业迅猛增长。
坚持以城带乡 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城区内,路畅街净,绿树成荫,活水绕城;乡村间,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临颍城内城外处处洋溢着城乡面貌的新变化。
临颍县抓住全省首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县机遇,深入实施“三城同创”和“五个临颍”建设,城区已建成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人,城镇化率突破49%。畅通临颍方面,投资50多亿元,构建了城区“九纵十横”主干路网,实现了新城区和老城区、工业区和行政区互联互通、融合发展。水城临颍方面,投资2.58亿元,实施“颍水入城”,构建了覆盖县域面积一半的“两纵五横一廊”生态水系;投资12.6亿元,打造黄龙渠、五里河30公里穿城生态景观带,形成了“两河六湖一湿地”生态水系。森林临颍方面,在城区,规划建设总面积5300亩的多个块状森林生态游园;在城郊,建成了占地一万多亩的颍南、颍北两个森林公园;在城外,沿“三纵一横”过境道路,打造8万多亩花卉苗木产业带,初步实现了以绿“荫”城。秩序临颍方面,在城区持续开展“三违”治理,在农村强力推进“一户多宅”和侵占集体“三荒”治理,拆除违建110万平方米,为文明创建和百城提质创造了良好环境。文明临颍方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覆盖,文明村镇创建成绩斐然,创成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36个、县级184个,南街村入围全省20个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不仅画好城市“宜居图”,还要念好乡村“美丽经”。临颍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增投入、补短板,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每年财政拿出专项资金3400多万元,引入4家服务公司,推行16个乡镇农村垃圾保洁市场化运作全覆盖。
——实施森林临颍生态建设行动。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暨“森林临颍”建设,打造了“三纵一横”8万多亩花卉苗木产业带,生态廊道绿化率90%以上。
——实施农村“四好公路”建设行动。累计投入3.64亿元,高标准新修改建各级道路285条492公里。
——实施“厕所革命”行动。全县改造农村户厕4.6万户、改厕率达85%。
——实施生态水系建设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大力实施“四水同治”,投资2.87亿元,对全县11条河流进行疏浚清理,着力实现全县水系治理全覆盖。
——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行动。在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的基础上,适时启动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计划3年内,淘汰300米以下饮用水井,目前已完成12个饮用水井的改造提升工作。
——特色小镇建设行动。因地制宜建成杜曲木业小镇、王岗辣椒小镇、繁城民族餐饮小镇、皇帝庙文旅小镇、瓦店田园综合体等一批特色小镇,打造特色区域带,带动县域全面提升。
强统筹、促联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立足工农互促、城乡互补,重点推动“五个融合发展”。规划融合方面。高标准编制完成临颍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年)、城区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道路系统、公共交通、教育空间布局等33项专项规划,目前正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严格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促进多规合一。产业融合方面,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前延后伸,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企业发展高品质原料基地50万亩,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省级农业产业集群6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7家。基础设施融合方面,通过道路贯通,打造三公里交通圈和五公里交通圈,将全县一半以上乡镇与城区连接起来;通过网络、交通、供水、供电、供暖、排污等城市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共享。公共服务融合方面。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普惠共享,逐步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推行“一校两区、城乡并校”模式,新建颍川学校、樱桃郭学校等城区学校6所,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145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0余所,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坚持改革驱动 持续增强县域发展新动能
“从拿到土地到项目开工建设,只用了5个工作日,真是想不到!”近日,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永柯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柯文珍说,“疫情发生后,园区管委会主动上门,为我们办理项目开工前的相关手续,实行联审联批,大大提高了建设效率。”
近年来,临颍县坚持用改革的思路破解难题、以强烈的担当兜住底线,凡是有利于临颍发展的体制机制都大胆先行先试,纵深推进6大改革领域25个方面168项任务,全面激活发展动力,为争先进位提供强有力保障。
实施“八个大胆探索”,着力打造一流干事环境。大力倡树“五比五不比”,实施“八个大胆探索”,即大胆探索“重点项目预审批”“干部预任制”“项目认领主办”“容错免责”“最多跑一次改革”“项目环境集中整治”“转作风、强基层、扫黑除恶治乱逐村(社区)行”“评议+巡察”,不断在深化改革上出实招、硬招,全力破解制约发展瓶颈,着力打造守纪律、讲规矩的干部作风新常态,营造了勇争先、敢担当、比作为的干事创业好氛围。
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紧盯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审批、不动产登记等重点领域,致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流程最短、服务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的“四最”发展环境,努力争创全省营商环境示范县。全省首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发自临颍,在全省县区率先实现“三十五证合一”;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0%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企业和群众办事材料减少70%,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5个工作日。持续完善项目建设全程代理、限时办结等服务机制,探索实行“重点项目预审批”,为项目建设平均减少时间100多天,荣获“全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县称号。
积极破解要素瓶颈,着力提供坚强发展支撑。资金方面,重点开展盘活挖潜、以地兴城、以城养城,通过拆除规划区内的养殖场、废旧厂房和小散乱污企业,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成立3个国有投融资公司,每年融资20多亿元,保障了每年100个重大项目、100亿元以上的投资顺利进行。用地方面,面对每年上级下达用地指标不足500亩并且逐年减少的现实,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占补平衡等方式,拆除一户多宅,荒坑废片复垦,每年整治复垦土地2000多亩,收储土地15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00多亩,有效缓解了用地难题。人才方面,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设立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实施校政校企合作和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工程”、精工人才培育、集中招聘周等,引导近4万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成功创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
嘉美印铁制罐车间
远大天成集团PC工业柔性流水生产线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讲堂
农民在小麦地套种小辣椒
辣椒电商物流园区内工人们忙碌地分拣辣椒
本版图片由 临颍县委宣传部 提供
豪峰食品电商分拨中心工人正忙着发货
临颍县第二村级集体经济工业园
风光旖旎的临颍县黄龙湿地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