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5月18日 星期

郾城区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荣誉称号


近日,郾城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验收,喜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荣誉称号。

据了解,郾城区紧扣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总目标,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升农村公路路况水平,总投资1.5亿元修建农村公路150多公里,初步形成了“六纵四横一环线”交通网络,实现了农村客运的无缝对接,构建起路成网、车通村、桥连心的交通格局,串起了百姓美好生活。

规划一盘棋,修建“优质路”。郾城区把“四好农村路”创建列入向全区人民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办法等相继出台,调度会、现场会不断召开。郾城区交通运输局重规划,善谋划,争立项,以服务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为方向,科学编制了《郾城区交通发展规划》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各村路基情况,现场勘查,确定线型走向,分类组织实施。近两年来,总投资3200万元、长10公里的小沈线全面开工,总投资8000多万元、长31.7公里的何斗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投资5000多万元修建扶贫公路、通村入组公路100多公里,初步形成了“六纵四横一环线”交通网络。

养护一体化,打造“景观路”。郾城区按照“有路必养、有路必管、养必优良、管必到位”的原则,建立“县道区养、乡道镇养、村道村养”三位一体的管养机制,区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按照“一路一特色、一路一主题、一路一风景”标准,完成李漯路修补16200平方米、坡大线罩面12.8公里,高标准新建彩带33公里,高标准新建公路驿站4座,在廊道上种植绿化树22000亩,完成植草皮20万平方米,在过村路段点缀宣传漫画,新植樱花长廊、夹竹桃长廊、玉兰花长廊,将沿线自然人文、品牌产业、乡村特色融入其中,打造出美丽乡村节点、公路驿站、景观小品、公交站点,形成了“绿满郾城”环线景观廊道。

织密一张网,拓宽“暖心路”。郾城区积极开展创建省级“万村通客车工程”示范县(区)活动,按照“先通后调,先短后长”原则,开通、延伸公交线路10条,新开通城乡线路1条,延伸城乡线路5条,完成农村客运班线的整合改造,优化城乡客运网络衔接,实现了城市公交、城乡公交互联互通、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结束了44个行政村不通客车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新建农村客运候车亭26个、停车站(牌)160个、指示牌185个,公示班线、发车时间等相关信息,使群众最大限度享受到绿色、便捷的城乡客运服务。

实行“公路+”,打造“致富路”。近年来,郾城区实行“公路+乡村旅游+物流网络+特色产业”的模式。解决孔沈邓村等偏远村庄的交通不便问题,串联龙城桃园、娘娘井、化身台寺、石磨家园等旅游景点;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天猫优品”项目框架协议,分别在商桥镇、李集镇陈东村、龙城镇黑龙王庙村、新店镇游庄村建立电商服务点,把农副产品与互联网对接,实现农副产品网上直接销售;建制村公路硬化率达到100%,切实解决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依托便利的通村路网,万东牧业落户李漯线,雪健实业公司落户坡大线,粮食产业链逐步延伸,农产品生产链不断拉长,农业生产的效益链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张 帆 杨锦凌 贾 佳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