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5月18日 星期

游 弋

作为一名1938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申六兴一辈子对党忠诚,心系人民,无私奉献。多年来,他多次向灾区捐款,捐资助学、济贫扶困,先后捐出工资、养老金等50多万元。2019年10月23日,申六兴在家人陪同下,将自己多年积蓄下来的15万元存折和组织发给他的2000元慰问金,作为特殊党费一起交给了党组织。老人动情地说:“现在国家还有一定的困难,扶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我这

男,50岁,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车集煤矿矿井维修电工。

从事煤炭工作20多年来,游弋始终坚持扎根一线,潜心钻研,带领团队先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完成创新成果百余项,累计完成创新成果1600余项。他发明的钢丝绳全自动除尘装置,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技术空白。2018年11月,作为农民工出身的矿井维修电工,游弋获得国家对技能人才的最高政府奖励“中华技能大奖”,是该项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唯一获得该荣誉称号的煤炭行业工人。他还是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出彩河南人”2019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集体)事迹

(按姓氏笔画为序)

豆雨霞

女,53岁,河南爱馨养老服务集团创始人。

20年来,豆雨霞坚守养老一线,从一位普通农民成长为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她创造的“五位一体、六大标准”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引领更多养老从业者创业,使千千万万老人受益。从与媒体联合开展“寻找流浪母亲”行动开始,到2012年为社区居家养老每年向郑州市慈善总会捐赠近百万元,再到帮助百岁老兵恢复其中共党员身份的圆梦行动……豆雨霞近十多年来组织开展了“致敬抗战老兵”“关爱贫困失能老人”“让爱回家”等一系列公益项目,让众多贫困家庭得到救助。

刘俊义

男,50岁,周口市郸城县公路局驻马庄行政村第一书记。

2015年8月,刘俊义开始担任郸城县石槽镇马庄行政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刘俊义白天走访、帮扶贫困户,处理村里的大小事;晚上填档案卡、完善资料,按要求上报信息。他筹资修路种树,带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特色种植和日用品加工产业,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驻村4年,马庄村的贫困发生率由42%下降到1.31%,刘俊义却因劳累过度患上了尿毒症,组织要求他结束驻村、安心养病,但他依然选择坚守在驻村一线。

申六兴

男,98岁,新乡市离休干部。

仵民宪

男,57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医生。

2001年起,仵民宪先后参加中国援厄立特里亚、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在非洲工作生活11年,是我省援外时间最长、参援国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医疗队员之一。11年里,他参与诊治病人4万人次,12次感染疟疾,5次艾滋病暴露,4次车祸惊险逃生,以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赢得了当地人民的高度赞誉。他先后出版了《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我的非洲十年》等反映援外医疗的著作,后者被翻译成英文出版,还作为国家卫健委医疗队员出国培训资料,在国内和非洲产生了积极影响。2019年8月,仵民宪获得第三届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

王杜娟

女,41岁,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2002年10月,中铁隧道集团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王杜娟成为项目组18位成员之一。凭着“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她和团队从雪域高原到深海隧道,从冰封北疆到酷暑南国,足迹遍布全国40多个地铁建设城市,钻隧道、爬高坡、下井坑,攻克了多项世界性施工难题。经过不懈努力,2008年4月,王杜娟和同事们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其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产品远销新加坡等16个国家,实现了“中国中铁盾构机”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梦想。王杜娟先后获得“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中铁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五一巾帼标兵” 等荣誉称号。

郭亚培

男,37岁,平顶山郏县郭亚培小麦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2003年,在外打工多年的郭亚培返乡创业,在郏县承包流转土地60亩,开始尝试通过种地致富。随后几年,他通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形式,逐步增加承包土地面积,2018年种植面积达2160亩,其中特色谷物1300多亩、富硒林果700余亩,走出了一条集特色种植、加工、贮藏、销售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健康农业新路。在自己致富的同时,郭亚培还通过免费提供优质种子、技术培训、和贫困户签订种植协议等方法,带动周边群众致富。郭亚培科技种田的故事,是河南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一个缩影。

郑美玲

女,42岁,郑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

2017年10月,带着家长的信任与外界的质疑,郑美玲接过了一个连续两任班主任请辞的年级垫底班。此时,她有罹患5期癌症的母亲、行走不便的父亲以及小升初的儿子要照顾;此时,距离中招考试仅剩7个月。可她排除万难,摒弃杂念,运用小组管理激发内能、让成功看得见、育人先育心、同餐谈话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带领这个曾经的垫底班创造了“中考神话”——全班体育满分率达50%,三分之二的学生以超650分的成绩考上全省排名第一的高中。从教22年,郑美玲的教学评估连续22年保持第一。她也曾毅然放弃管理岗位,只为当一名普通教师。郑美玲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2013河南省首批十大中原名师、2019年河南最美教师等荣誉。

李松辰

男,52岁,郑州市新密市祥和街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

为了帮助群众脱贫,李松辰着力改造曾经是革命老区的田湾村。他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大山、实干创业,带领当地群众相继打造出伏羲大峡谷、三泉湖、红石林等4A景区,让数万亩荒山荒坡变成了生态之山、致富之山,带动12个自然行政村山区百姓2482户7752人脱贫。同时建立新社区,将田湾村旧址改造成“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使伏羲山成为全国首座个人出资建造的红色教育根据地,传承红色文化。李松辰先后获得“河南省扶贫工作先进个人”“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张 军

男,51岁,焦作黄河河务局武陟第二黄河河务局高级工程师。

张军从1985年参加治黄以来,在基层一线坚持工作30余年,主要从事黄河、沁河防汛抢险,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及科技创新工作。他研制发明了多种减轻职工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收入的养护工具与生产设备,其中4项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4项成果被水利部及黄委会评为“科技进步奖”和“三新成果”,5项成果分获“河南省水利创新成果奖”“河南黄河河务局科技进步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牌成立(国家级)“张军技能大师工作室”。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