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李宜书
“传球、传球!”5月19日,记者来到了召陵区万祥街小学,该校足球队的队员们正在操场上训练,带领孩子们训练的是该校总务处主任兼体育老师马世伟。自2018年9月,漯河日报社少年足球队联合万祥街小学成立校园足球队后,每天下午放学后,训练场上,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建队后,马世伟多次和漯河日报社少年足球队教练徐赫围绕如何培养兴趣,训练中融入游戏等进行讨论。“小学足球教学的任务是以培养兴趣为主,兴趣也是孩子们训练的第一动力。”马世伟量身制定的训练方案,整个过程不像训练而像做游戏,让孩子爱玩的天性得以释放,并在游戏中提升足球基本功。
在操场边上观看训练的万祥街小学副校长李永权说:“这些训练既有趣又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马老师的训练方法有独到之处,不是简单乏味的基础训练,而是将孩子们喜爱的游戏融入多项训练当中,深受孩子们喜欢。”
足球队的赵傲同学,自信乐观,在球场上叱咤风云、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可是谁能想到,两年前他曾一度情绪低迷,学习不努力,还经常和同学发生小摩擦。马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找他谈心,原来赵傲的爸爸长期在外打工,妈妈刚生了二胎,让他寄宿在学校。赵傲为了引起家人的关注,就制造各种麻烦。马老师和赵傲的妈妈多次沟通,并邀请赵傲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足球队。在马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下,身体协调性较强的赵傲崭露头角。很快赵傲脸上的笑容一天天多了起来。在一次次足球训练课上、在一场场足球比赛中,让赵傲磨炼出了不惧失败、坚忍不拔的品质。足球不仅增强了他的体质,更使他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数学全优,大家都觉得他像变了一个人。
球队队员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平日里,马世伟始终把自己定位为长兄和朋友。天冷时训练,他不忘让学生多穿衣服;哪个队员病了,他送水送药。队员喜欢把快乐与他分享,将烦恼与他倾诉,队员之间发生争吵,总是第一个找他评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8年的教学工作,马世伟先后被评为召陵区优秀教师、市级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省骨干教师等。
万祥街小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48年,历来重视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在做好学校教学工作、提学生综合素质、树学校形象的“两提一树”的同时,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学校“121亮点工程”,并联合漯河日报社少年足球队将校园足球打造成一项“新亮点”。下一部还将联合漯河日报社小记者部引进更多的课外活动,开展语言口才、美术、朗诵、音乐、足球和文学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部分教学成果在《漯河晚报》、漯河日报小记者微信公众号、漯河日报小记者官方抖音号等平台进行展示。
“感谢漯河日报社小记者部为万祥街小学的学子们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让孩子们都参与进来,在学习之余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该校校长李军锋说。
马世伟带领队员正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