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琪
“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每当这首歌在耳畔响起,记忆的闸门就会自动打开,往事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眼前……
1990年,从漯河师范毕业的我,被分配到离家二十公里远的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当时,自行车是我唯一的代步工具,每天这样跑太辛苦,学校也没有多余的房间让我住。学校的穆老师知道情况后,一边安慰我不要着急,一边到她丈夫工作的烟草局寻求帮助。刚好,她丈夫的一位同事分得的一间房暂时不用,就让我暂时住下了。
房间在烟草局办公楼的三楼,面积十多平方米,一张单人床、一张办公桌、一套沙发,这样的面积加上这些家当,剩下的空间可想而知。房间里没有单独的卫生间,只能和别人共用一楼的公共卫生间和盥洗室。
购置完生活用品后,我毕业后的独立生活开始了,即使条件简陋,我也很满足。一年半后,烟草局机构调整,招聘了一部分新人,因为房间有限,我只能选择搬家,另租房住。
经过一周的奔波,我终于找到了第二个“家”。这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小院,除了大门外,其他三面都被房子包围。正屋住着房东,其他房间住着租户。同租的一位邻居经营着一个凉皮摊,每天早上五点多钟,他们就开始支起炉灶张罗生意。这里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但和他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彼此关照,互相帮助,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一年后,因为工作调动,我来到了县里的一所小学教书。校领导得知我在外租房的情况后,马上想办法腾出了房间供我住宿。就这样,我又带着全部家当来到了第三个“家”。房间在教学楼顶层三楼最南拐角处,面积不到十平方米。
后来,学校建家属楼,按照综合积分,我很幸运地符合买房条件。于是,东拼西凑花了两万五千元钱买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没有房产证,但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我终于有家了,终于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了,终于告别搬来挪去的生活了……拿到钥匙的那一刻,激动幸福的泪水溢满我的眼眶。
随着工作的调动,我们全家由县城来到市区,买了一套三室两厅两卫的房子,享受着沙澧河如画的风光和城市的律动,自在畅快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