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如
家庭教育行为的对象是18岁前的孩子。因为在这之前,家庭教育行为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之后若孩子还是事事离不开家长、不能独立判断或选择自己的社会行为,那这样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失败的。家长要努力在孩子成长的这18年里,时时观望、及时预判,发现后及时纠偏。
要做到及时观望、及时预判,要求家长必须有相应的科学认知,在面临问题时有正确的第一反应。
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就是听千年的智者讲课。读书不仅能让你增长见识,还能让你在面对浩如烟海、多如牛毛的观点时,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锻炼你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在目前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里,也是高度浮躁的时代里显得至关重要,贵若珍宝。一本好书,可以给孩子插上遨游广阔天地的翅膀,可以给没有时间陪孩子或者没有能力教育孩子的家庭提供帮助。
经过这三年的实践与观察,我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但前提是家长和孩子有读书的条件、时间。进入初中后,孩子不再像四五年级那样听话、爱看书,他们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容易被网络吸引,学习也占用了他们大部分时间,课下读书时间大大减少。
读书能获取信息,通过网络也能获取信息。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方式不以家长和老师的意志为转移,它还可以从朋友、同学那里得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持续性、开放性、不断积累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兴趣的转移、朋友同学的变换,他们的眼界、认知会飞速提升,家长们必须具备持续性、开放性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做好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跟得上孩子的步伐、参与孩子的成长。也只有参与了,才能对其施加影响,才能把教育理念转换成实际效果。
假如孩子家庭教育的比例大体上是合适的、正常的,我们可以着手培养优秀学生、能考高分的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善于运用策略、勇于接受学习挑战、克服困难和挫折,从而达成学习目标,不断自我发展。
优秀学生的学习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知识获取。他们能从课堂上、课外书上、电视和网络上、家长和同学身上学到知识。第二是效果评估,最直接的评估方式就是测试。第三是动机激励。人的每一个行为,不管大小都会有动机。准确把握动机,更有利于强化行为的自觉性。建立在合适效果评估上的动机激励,会进一步激发下一轮学习的激情。
作者系漯河二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