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开展“五星支部”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强村典型,以强村带弱村,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联办产业实体,吸纳贫困人口,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共建行动,用好“双结对”载体,县直机关党组织与村级党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困难党员群众结成对子,引导人才等向农村流动。实施“联建行动”,引导农村党组织靠大靠强,把党组织建在产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就业基地上,抱团发展,共奔富路。
坚持目标同向,让队伍强起来。实施“领头雁培优”行动,对村级带头人队伍进行党的创新理论、脱贫攻坚政策全员轮训,开展争做“五好”党员活动,组织“万名党员进课堂”,确保脱贫攻坚基础力量更加坚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工作。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以上率下、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奋战一线,涌现出以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周松峰为代表的大批典型。选优配强147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同时,创新对其他有贫困人口的村派驻247名脱贫攻坚指导员,实现驻村全覆盖。狠抓作风建设,推动人才下沉服务,组建种植、养殖等7支服务团,开展专家人才助力脱贫攻坚“逐乡行”活动,指导“土专家”“田秀才”提升专业素质,增强致富带富能力。
坚持发展共赢,让群众富起来。围绕“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在文峰、马村等乡镇建成产业党委6个,辐射带动全县建成乡镇产业园区38个、村级产业基地210个。探索推行“整乡推进”“光伏扶贫”“产业带动”等六种模式,全县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村339个,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