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0年7月30日 星期

众志筑铁壁 热血谱忠曲
——我市公安监管部门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文/图 本报记者 薛宏冰 通讯员/ 左广生 版式/ 李森

3月4日,省公安厅监管总队总队长陈洪杰到临颍县看守所暗访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公安监管部门调整勤务模式,在超负荷工作面前,从所领导到值班、备勤的民警、辅警,从监所医护、食堂厨师到所有工作人员的家属,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筑牢监所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7月27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战“疫”170多天来,我市公安监管部门立足监所主战场,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监所安全保卫战,取得全市公安监所人员“零感染”、安全“零事故”、队伍“零违纪”的阶段性胜利。省公安厅、漯河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公安局等各级领导均予以肯定和表扬。

精心细致部署

启动封闭管理

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监所疫情防控工作。市委书记蒿慧杰、市长刘尚进先后到监管场所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市公安局党委将监所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班子成员齐心合力,共同抗击疫情。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军信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不断深入基层监所实地督导。市公安局党委委员、警令部主任李军担当尽责、靠前指挥,多次到支队监控中心巡查指导。市公安局抽调警力、调拨物资,紧急驰援监所一线。

据统计,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加大支持保障力度,为全市监所调派民警40名、辅警15名;调配防护口罩11799个、护目镜187副、专用手套2927双、防护服213套,为监所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和物资。

聚焦监所疫情防控和公安执法难点,2月3日,市公安局下发《全市公安监管场所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工作方案》,2月18日,市公安局召集监管、案侦、法制等部门,研究特殊情况下的监所收押和管理问题,相继出台印发《漯河市公安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规范执法办案的指导意见》《漯河市公安局监管场所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等,印制《监管场所疫情防控文件汇编》,为监管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成立组织、强化责任。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成立以支队长梁志洁任组长的领导机构,各监所也成立由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机构,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并实施视频巡查通报,扎实做好监所疫情防控及被监管人员的安全稳定工作。

面对疫情,全市监所第一时间启动封闭管理勤务模式,充分利用公安内网和手机“钉钉”软件等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全体公安监管民警主动投身监所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安全保卫战,全力做好战疫情、防风险、护稳定、保安全工作,实现全市监所人员“零感染”、安全“零事故”、民警“零违纪”。

以最严的标准

构筑铜墙铁壁

“四面都是高墙,又是封闭管理,病毒难以入侵。”疫情暴发后,监所一度被网友认为是相对安全的地方。

“其实不然,监所防疫压力更大。” 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长梁志洁告诉记者,监所虽然环境封闭,但人员集中,加之在押人员一直都在流动,病毒一旦流入,后果不堪设想,需要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一些地方监所疫情防控出现的问题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疫情防控之初,全市监所立即启动ABC三班制封闭勤务模式,全面开启监所“铁桶屏障”。据记者了解,ABC三班制封闭勤务模式是这样安排的:把所有进入监所的民警、辅警、工作人员全部分为3个班组,A组在指定区域集中隔离20天后转入B组进入监区工作20天,20天工作结束后再转入C组居家隔离休整20天,依次轮换。

“集中隔离20天才能进监区工作20天,每个民警相当于连续封闭工作40天才能回家。”漯河市第一看守所所长庄建民说,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阶段,民警和其他工作人员即便回了家,他们的行动也有严格的纪律要求: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走亲访友,甚至不能外出购物,支队和监所都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每一道环节都安全。

以最严的标准构筑最坚固的铜墙铁壁,一切为了监所安全。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公安监管部门立足疫情防控形势和监管工作特点,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认真落实严格封闭管理、严格核酸检测、严格集中隔离、严控入所人员、严密应急预案、严把释放出所、严格督察检查、严明战时纪律、规范远程办案的“八严一规范”工作措施,把住入口关阻断输入、把住隔离关严防扩散、把住封闭关严防感染、把住防治关严防传播、把住出所关严防滋事,确保监所工作人员、来所办案会见人员、被监管人员以及检查指导人员“四种人”绝对健康,不断夯实加固监管场所疫情防控安全基础。

特殊时期,所有办案人员、律师不得进入监所。在公安办案中心等场所建成远程视频讯(询)问系统25套,监所提讯、会见、开庭全部通过远程视频进行。

面对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新形势,市公安局及时制订出台收押(拘、戒)检测常态化、隔离制度常态化、视频办案常态化、视频联查常态化、精细管理常态化、家属会见及接见常态化、健康扫码常态化、交付执行常态化的“八个常态化”新举措,统筹推进公安监所疫情防控、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全市公安工作大局,确保刑事诉讼、行政执法活动的正常开展。

面对收押、提讯、律师会见等动态进出的极高风险和封闭管理勤务模式带来的警力严重不足问题,全市公安监管部门始终坚持抗疫情和保安全统筹结合、同步发力。

紧盯监所安全,狠抓制度落实。不间断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做到隐患日排查、日清零,紧盯安全隐患不放松;严格重点时段、重点人员、重点部位的风险管控,坚持每天安全检查不间断、谈话教育不停止、风险评估不懈怠,重点加强过渡隔离监室管理,强化巡控责任,牢牢掌握安全管理主动权。

同时,严把物资关。全市监所伙房合理调剂、改善被监管人员伙食,提高被监管人员抗病能力,并对伙房食堂按规定定期消毒。严禁物资运输车辆、采购人员、送货人员进入监所或直接与监所内部工作人员接触。

以党建为引领

凝聚警心斗志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市公安监管部门始终把党建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到各岗位、各环节,践行“疫情不退我不退”的铮铮誓言,使党旗在监管战场高高飘扬。

加强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全市监所以党建带队建,组织民警、辅警成立党员先锋队、签订战时承诺书,凝聚监管部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正能量;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引领公安监管民警、辅警、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坚持谈心谈话常态化制度,做到“六清楚”“六必谈”,及时了解监所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家庭、生活情况。

一名党员一面旗。加强战时表彰奖励。坚持以疫情防控一线为重点,综合运用记功嘉奖、通报表扬等形式,大力褒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冲锋在前、敢于担当、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鼓舞士气,弘扬正气。据统计,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公安监管部门有6个集体受到省公安厅、市公安局通报表扬,2名同志记个人三等功,35名同志被省公安厅、市公安局通报表扬。

落实战时爱警措施。全市公安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各项爱警惠警措施,在确保“三班制”勤务模式有序运转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警力,全力足额保障监管民警、辅警防疫装备和消杀用品的配备,积极开展文体活动、谈心谈话、心理疏导,鼓舞斗志,使队伍保持持久旺盛的战斗力。

用坚守和担当

谱写抗疫赞歌

“妈,我要回学校了,临走前想见见你,我不进监区,就在大门口远远地看你一眼,你跟我招招手就行。”

“我脑梗虽然恢复了,但有后遗症行动不便,在所里帮不上大忙,让我去监管病区协助看管患病的被监管人员吧!”

“儿子,特殊时期爸有工作,回不了家,马上就高考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备战!”

“北京疫情吃紧,我妻子刚去过北京,我请求主动隔离,以防万一!”

“所长,我的职务就是做饭,所里离不开我!”

……

当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城市恢复朝气,生活回归正轨,全市监所人员依然处于24小时战时状态,坚守安全底线,时刻保持警惕。他们跟家人只能用电话诉说彼此无尽的思念,他们用坚守和担当,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市公安监管民警、辅警日夜坚守在防控一线,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承诺。

在战疫一线连续奋战107个日夜后,市第二看守所所长王跃煌突发冠心病,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第一看守所59岁的民警马飞有脑梗死后遗症,行走不便,仍坚守工作岗位;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政委石德平忍受亲人离世的痛苦,毅然决然地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林卓杰主动担当,连续工作,累倒在收拘岗位上;冯艳玲、宁跃伟、张祺带病坚持工作;已经退休的民警卢红亮主动请缨,重返战场;厨房工作人员自疫情开始以来就坚守工作岗位,未出监所一次……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全市监所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全体监管民警、辅警、医护人员和辅助工作人员默默坚守岗位,面对疫情,“逆”势而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抗疫赞歌。

“正是因为大家拧成一股绳,才有了全市监所‘战’疫的成果,监所的安全保障工作才能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长梁志洁说,安全的背后,是监所全体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付出,感谢他们!

请战书

监所安全检查

对在押人员进行谈话教育

为新收押人员体检

举行交接班仪式,增强责任感

监所民警日常锻炼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