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小敏
晁伟出生于1980年,2008年起从事律师工作。做律师12年来,他始终牢记职责,以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代理了大量的刑事、民商事案件,维护了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帮助委托人实现其应有的平等权益,是律师的职责。”这是晁伟对于平等的认识。
大学期间,晁伟就树立了为正义和弱势群体发声的目标。步入工作岗位后,他更是积极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热衷于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
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一场交通事故中被撞至肋骨损伤,过错方当时表示只愿意承担几千元的医疗费。老人找到晁伟后,晁伟仔细查看老人病例,发现老人伤情已经够得上伤残。随即,晁伟带老人到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了伤残等级鉴定,最终确定老人为十级伤残。老人将过错方告至法庭,晁伟担任老人律师,经法院宣判,老人最终拿到了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护理费等近4万元。
在另一起由晁伟代理的法律援助案件中,当事人李某由于交通事故身体多处受伤,且伤势较为严重。面对当事人经济困顿的现状,晁伟宽慰李某不必担心费用,愿意免费为她打官司,并尽心尽力调查取证、撰写法律文书等,最终为李某争取到赔偿金11万余元。
在工作和生活中,晁伟发现有大量群众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不知如何正确维权。对此,他结合代理过的案例,依托律师事务所,面向广大群众,连续举办十期“交通事故公益大讲堂”,受益者近千人,增强了群众的维权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截至目前,晁伟共代理法律援助案件60余起,以敬业的态度和专业的法律服务技能赢得了司法部门和委托人的认可。
晁伟先后被推荐为漯河市法学会理事、漯河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漯河市政法系统案件评查员、漯河市律师协会行业工会委员会委员;2019年11月份,被选举为九三学社漯河市法治支社秘书长;2020年6月份,经河南省律师协会评选考核,晁伟被确定为首批“刑事专业”律师;2020年8月份,被源汇区监察委员会聘任为特约监察员。
平等是指社会主体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具有相同的发展机会,享有同等的权利。包括:(1)人格平等。人们之间尽管存在性别、民族、职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别,但应当具有相同的价值和尊严。(2)机会平等。机会平等表现在经济领域要求等价交换和自由竞争,表现在政治领域则要求人人平等地参与政治活动,社会的职位向所有人开放等。(3)权利平等。人们在法律面前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承担义务,任何人不得具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晁伟就是我市众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