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党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着力打造党校教学、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学员管理“四大品牌”,强力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和文明创建工作相融合,取得了显著效果。
紧盯创建工作任务
打造党校教学品牌
在教学中,坚持党校姓党,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任务,切实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地位,并紧密结合创建工作任务,将学习宣传宪法和法律、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
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紧密结合全市法治宣传教育“七五”规划各项任务要求,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完善宪法之治 助力中国之治”“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强化法治思维 增强依法行政本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读”等教学专题15个,安排讲座100余场次。
加大意识形态教育力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唱响主旋律、坚守主阵地、凝聚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引导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开设“意识形态 树魂立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等教学专题,并确保每个专题不低于两讲。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开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诚信建设 助力文明创建”等教学专题,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引导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广泛宣传先进典型。邀请公安英模陈晓磐作报告,号召党员干部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利用学校网站、公众号、宣传栏,广泛宣传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
咬紧创建工作目标
打造党性教育品牌
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党性教育与文明创建并举。
创新完善党性教育“1+X”模式。通过开展课前讲初心故事、唱革命歌曲,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参观漯河党性教育基地等教学活动,将党性锻炼贯穿党校教育培训全过程。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支部建在班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党性分析交流讲评会开在班上,认真组织召开党小组组织生活会,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引导党员干部在党性锻炼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境界。
突出创建工作特色
打造基地建设品牌
在基地建设方面,坚持特色办学、特色创建,积极开辟干部教育“第二课堂”。
整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题材、鲜活资料、典型案例等资源,挂牌设立了“南街村基层干部学院”等5家现场教学基地,搭建干部教育、漯河实践、文明创建融合平台,确保创建工作“有灵气”“接地气”。
围绕市委党建“夯基垒台”十件实事,聚焦干部教育培训,服务“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助力精神文明建设,设计建成了漯河党性教育基地,多角度展现党和国家光辉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截至目前,共接待全市党员、干部、群众86批次5000余人次来访参观、学习培训,有力地服务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狠抓创建工作落实
打造学员管理品牌
在学员管理上,坚持党性教育、组织管理、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四位一体”和市委组织部督导管理、市委党校全面管理、班主任跟班管理、学员党支部自我管理“四结合”,认真抓好各项培训任务和创建工作目标落实。
加强意识形态管控。出台了《主体班微信群管理办法》《电子阅览室文明上网管理规定》等文件,时刻绷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这根弦,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监管,筑牢思想防线。
营造良好创建氛围。编印了《主体班学员管理手册》,建立健全学员公寓、餐厅、教室等公共场所管理制度,号召学员节约水电、节约用纸,低碳环保出行、减少车辆驻校,养成文明用餐习惯、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餐桌浪费,以实际行动倡树文明新风尚,提升文明新形象。
李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