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9月15日 星期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召陵区实验中学发展纪实

■文/图 本报记者 刘 岩 李文姣

感恩励志主题教育。

时序更迭,春华秋实。2012年7月,召陵区实验中学在家长和学生的期盼中正式挂牌。建校之初,学校就朝着城乡一体、九年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方向走上了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以“求实求新 承德成才”为校训,倡导教师“亦师亦友 立言立行”,指导学生“乐学乐思 善知善行”,努力培养社会栋梁,追求“未来幸福人生 体现自我价值”的办学境界,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市文明单位”“市最美校园”“市文明学校”“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省级先进单位”等称号。

2015年起,召陵区实验中学在中考中连续多年领跑召陵区,优分率、及格率、平均分节节攀升。今年,召陵区实验中学迎着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逆流而上,中考再传捷报:520分以上4人,510分以上8人,500分以上25人,450分以上165人,420分以上251人;全区前十名该校占9人,并包揽前6名;500分以上全区33人,该校占25人。

加强党建统领 助推学校发展

校长周耀威说:“学校的发展必须要靠党组织的领导,带动学校全体党员、教师,引领学校迈向新的发展征程。我始终倡导学校领导干部就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和服务者,领导干部就是要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就是要忠诚、干净、担当。要从根本上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使之带动全体教职员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在日常工作中,该校党支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并自觉接受全体师生和家长的监督。

以党风廉政建设为载体,廉洁奉公,依法治校。依法办学。该校坚决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办事,绝不做损害教育形象和领导班子形象的事,维护学校和谐稳定大局。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树立团结和依靠广大教职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办好学校的思想意识。认真落实区中小学教职工请销假制度,严格遵守各项财务纪律,规范学校财务管理,贯彻执行教育收费政策,扎实开展贫困生“一补”工作,全校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学校被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确定为“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

服务型领导班子治校深入推进。学校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三服务”(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学校发展)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民主决策,畅通沟通诉求渠道,在各项制度和重要事项出台之前,做到先充分酝酿,广泛征求意见,然后由教代会充分讨论、民主决策,形成征求意见稿,最后由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汇聚推动学校发展合力。

为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学校定期举行全校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家校联系日益密切。建校8年来,教师家访活动持续进行,有效推动了教学工作有序开展。该校的家访工作已经成为召陵区教育界的亮点、特色,多次被召陵区教育局表彰。

践行特色办学理念 为学生一生奠基

近年来,该校持续认真推行“432+X”工作机制,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不动摇。小学以“书法、绘画、音乐、体育”为特色,培养孩子特长和良好习惯。中学生以“四项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为主要抓手,以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养成教育,努力构建平安文明校园。

近年来,该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数字校园标杆学校,漯河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漯河市义务教育教研工作先进单位,漯河市2018年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漯河市艺术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中华魂”(腾飞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召陵区2018年度学校规范管理示范学校,获得“出彩中原、出彩少年”主持人大赛漯河赛区“优秀组织奖”等荣誉。在召陵区第十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该校获得中学组团体第二名。召陵区2019年中学生男子篮球比赛中,该校获得第一名。召陵区第四届“区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中,该校获得小学女子组全区第二名和小学男子组全区第一名。

立足核心素养 落实立德树人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召陵区实验中学始终坚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把“为孩子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孩子终生幸福铺路”作为办学理念,以提高学生“四项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为学校整体工作发展重心,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努力使孩子成为善于学习、健康生活、敢于担当、务实创新的社会栋梁。

立足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生活习惯,从细微处抓起。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美德作业”——系鞋带、系红领巾、叠衣服、整理书包等,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每天早晨打扫卫生半小时,每天阳光运动一小时,每月参加动感课间操评比活动……跳绳、拍篮球、踢足球等强身健体活动渐渐成为学生的业余爱好。倡导文明过春节,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厉行节俭的好品质。倡导感恩父母、锻炼自我,要求孩子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从中体会父母的艰辛,理解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内涵。

学习习惯从每日行为规范抓起。学校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规范学生行为,布置“人文作业”——课前准备,课前阅读;上课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作业书写规范,纸面清洁;不边做作业边玩耍……有了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注重道德情操教育,布置“礼仪作业”——制订《召陵区实验中学文明礼仪规范要求》,从坐、立、行等方面设定近、小、细、实的行为目标,引导孩子主动践行基本的言谈举止等个人礼仪,利用礼仪课堂教育学生在家里、校园、公共场所等场合的交往礼仪。开展以完善学生道德情操,塑造健康心理,培养礼仪修养的校园礼仪与心理健康活动;以庞灵艳老师为首的心理咨询老师团队,牵头上“礼仪与心理健康课”,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助其健康成长。组织各班利用班会先布置一到二周的饭桌实践,然后与孩子们进行讨论。“长辈先动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吃饭细嚼慢咽”等习惯礼仪渐渐深入人心。

提升教师素质 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该校把教师队伍建设贯穿于学校工作全过程,统筹部署,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搭建平台,让教师登高望远,着力打造一支思想品德高、教育理念新、教学业务精、奉献精神强的教师队伍。

召陵区实验中学始终以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借助名优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利用学校的各项资源,推动青年教师个体的主动发展,培养了一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提升了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教师业务水平稳步提升,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学校搭建平台,以活动育人,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该校均取得优异成绩。

教师育人立德,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学校开展师德师风承诺活动。开学时,每名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并通过学校网站公开,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坚持师德日检查、周公示、月互评制度。督促值日领导按时检查、认真检查,指导值日学生正确检查、公平检查,要求教师实事求是进行互评,力求评价的真实性。

每年教师节前举行一次“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除大力宣传外,予以表彰奖励,并积极向上级推荐表彰。

学期末,按照中心校师德考核方案,组织由学生、家长、教师参加的师德师风考核,客观公正地对师德师风进行评议量化,把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与教师奖励、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以及年度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新校区投用 踏上新征程

今年9月,漯河市召陵区第二实验中学(召陵区实验中学新校区)正式开始招生。新校区位于滦河路与玉山路交叉口东南方向,占地51.4亩,建筑面积32815平方米(含地下299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师生餐厅、报告厅、功能楼、400米环形塑胶跑道操场等。新校区土建投资约1.04亿元,规划6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3000名。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大气舒朗,以汉风建筑为基础,运用现代手法与工艺,打造富有人文气息的现代化校园。教学、办公、活动等功能区动静分区合理,校园交通人车分流,保证师生人身安全。

新校区的投入使用,使召陵区实验中学开启了一校两区的发展模式。召陵区实验中学将时刻牢记领导的嘱托和全区人民的期盼,让“三名”带动、“二次创业”精神理念引领发展,坚定不移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最美教师颁奖典礼。

主题活动。

家长开放日。

经典诵读。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