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丽娟 陶小敏
如今的召陵区,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召陵区委、区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召陵区生态环境部门的不懈努力,离不开召陵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上半年,召陵区共获市级生态补偿奖励资金489.2万元。
治理大气污染
留住白云蓝天
召陵区把环境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福祉工作来抓,通过“五抓两强化”确保了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1~6月份,PM2.5浓度同比下降11.5微克/立方米(下降16.8%);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0.5微克/立方米(下降18.5%);优良天数116天,同比增加29天……
抓 “三散”污染治理。充分发挥区、镇、村三级环保网格员作用,认真排查散煤燃烧,对“散乱污”实施动态清零;对上级检查督导发现的问题,分类快速整改。抓工业污染深度治理。深入开展工业企业“一密闭、五到位”无组织排放治理,持续推进工业减排,其中,砖瓦窑厂实施了升级改造,严控厂区降尘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电力器材厂正在实施环保升级改造,减少气态污染物排放;砂石料厂整治工作积极探索行业标准,要求全区14家砂石料厂按照标准积极整改,这一做法被市污染防治攻坚办采纳并得到砂石料厂企业的认可。抓VOCS污染综合治理。强化无组织排放控制,鼓励制药、化工、石化等行业进行年度检修,对全区76家重点行业按照一厂一策实施高温时段错峰生产,同时对全区涉VOCS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抓柴油货车治理。充分发挥S238线归村卡点和人民路张庄卡点的作用,共路检柴油货车6959辆,极大地缓解了我市柴油货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抽调力量对渣土车、商砼车进行全面检测,共入户检测1475车次;打掉黑加油站3座,取缔流动加油车8台次。抓餐饮油烟治理。(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