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张俊霞
图/本报记者 张玲玲
“小区改造是政府给咱们居民办的好事实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影响居民生活的事情,有啥问题了咱们坐一块说说,能马上解决的立即解决……”9月25日上午,记者在海河社居委会议室见到了正在调解矛盾的海河社区第一书记陈慧智。
爬楼梯、上窗户,去除 “牛皮癣”;不怕脏、不怕臭,清理污水沟;顶烈日、冒酷暑,修补坑洼路面;风里来、雨里去,整治老旧小区……7月上旬,在我市创文的关键时期,年仅29岁的陈慧智勇挑重担,走马上任海河社区第一书记。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参与海河社区的改造提升工作,夜以继日,任劳任怨,充分体现出新时代基层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
新修的道路、粉刷一新的墙体、捆扎捋顺的线路、畅通的地下污水管网……如今的海河社区焕然一新,得到广大业主的点赞。
海河社区位于泰山路以西、黄山路以东、淞江路以南、黄河路以北,有31个小区,其中,有很多“三无”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坑洼不平、私搭乱建、绿化缺失、楼体楼道破损、下水管网堵塞等问题。海河小区是海河社区最大的封闭型老旧小区,现在正进行改造提升,改造范围涉及路面、墙体、楼顶、空中管线等。
民生所需、群众所盼,就是工作所向。陈慧智上任后,本想大干一场,却遇到了难题: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不被居民理解和支持,有些居民甚至严重阻挠。
居民不理解,肯定是因为没有得到小区改造的实惠。经过认真思考,陈慧智采取迂回战术:为把好事做好,挨家挨户发通告;遇到居民不理解,一遍一遍做工作;居民家里没有年轻人,安排志愿者揽重活……就这样,陈慧智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一遍遍、一家家入户给居民做工作,小区改造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经能看到部分改造成效,居民也从开始的反感小区改造到后来支持小区改造。
海河小区居民李富川说:“俺小区前些年私搭乱建问题严重,路面破旧不堪,居民生活很不方便。创文工作开展以来,俺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慧智工作做得很细致、很贴心,居民们都很满意。”
“如今,我们社区道路越来越平整,花草树木越来越多,楼栋墙体越来越干净……”陈慧智告诉记者,只要群众能得到实惠,她和社区工作人员付出再多都值得。
7月份上任,9月份创文验收,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工作千头万绪,一个29岁的女子能否扛下来?事实证明,陈慧智扛了下来,并且做得很好。
陈慧智告诉记者,他们及时成立了创文工作专项小组。大家每天早上5点多到岗,晚上回到家基本上是后半夜了。高强度的工作,虽然让她和社区的一些女同志有些吃不消,但大家都没有退缩。现在,社区居民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提升,遛狗不束绳、乱贴小广告、车辆乱停、杂物乱堆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他们利用社区的资源,发挥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协调解决居民之间的矛盾,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并向居民提供多种志愿服务。海河社区设有日间照料中心和多个老人活动室,他们经常举办关爱老人、父母课堂等活动,致力于将海河社区打造成和谐社区。
“社区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穿好针,引好线,才是社区工作的核心问题。社区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社区的服务员,只有为群众服务好了,我们的工作才有价值。”陈慧智说。
陈慧智(左二)看望海河社区独居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