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

化苦难为动力
——读路遥《人生》

■王明玉

《人生》凝结着路遥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启迪了无数读者。在痛苦与快乐夹杂的人生里,有巨大的漩涡在掣肘。但在这漩涡里,个人的才华与机遇,足以与人生的苦难抗衡,显示出了与命运搏一把的可能。这就是农民子弟高加林面对的人生。

小说主人公高加林是个心怀梦想的农村知识青年,他代表的是一个群体。他的家乡高家村闭塞落后,村民们大都是文盲,愚昧无知,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改革开放后,城市改革的步伐矫健有力,越来越文明,对比之下,高家村显得落后而孤寂。一腔热血的高加林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儿,想让村里人都过上好日子,却遭遇重重阻挠与坎坷,起起伏伏的经历让他努力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

高加林是地道的农家子弟,但他骨子里始终想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确实,他相貌堂堂,谈吐文雅,文质彬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像农村人,更像是城市青年。当民办教师的岗位被关系户顶替后,高加林如梦初醒,他突然发现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却无法像别人那样洒脱,他不甘心更不服输。

脱掉民办教师的外衣,做回农民后,高加林每天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但他仍然梦想着有一天能重返县城,能在图书馆里贪婪地读书、能打篮球、能听音乐,过城里人的生活。生活是现实的,纵使内心有百般不甘,为了生计,他也不得不听从父亲的劝告,挎着篮子去集市卖馒头,甚至去县城公厕里去淘大粪。即便如此,他仍然不忘去县图书馆看书学习,给自己的精神世界充电加油。去城里的公厕里淘粪时,高加林被人看不起,屡次被人羞辱,内心有个声音一直在提醒他:“我非要到城里来不可。我有文化有知识,我比这里生活的年轻人哪一点差?”

梦想就像星空一样,无论他怎么拼命地跳跃,也永远无法抵达。高加林的人生大起大落,富有戏剧性,历经艰辛后,他又回到高家村。结局尽管不完美,可他做了大胆的尝试,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步,他曾经为梦想苦苦奋斗过、努力过。高加林的坎坷人生,就是对自身命运的抗争,是对梦想的执着与奋斗。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失去巧珍最真挚的爱情,没有经历过好高骛远选择与黄亚萍相恋,没有经历过卖馒头、淘大粪的不甘心,没有经历过“走后门”的春风得意到被揭发后的跌入谷底……又怎能打磨掉身上的棱角,减少狂热,增强自我反省的能力呢?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苦难就是人生中的“岛屿”和“暗礁”。对懦弱的人来说,苦难能摧毁生活;对坚强的人而言,苦难却能化为动力,孕育希望。

心怀梦想的人,从不惧怕命运的打击。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路遥和他笔下的《人生》,是我们前行路上的“加油站”,薄薄的书中充满了厚厚的人生智慧和哲理,鼓励和指导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和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