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

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源汇区柳江路小学特色教育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李文姣

通讯员 赵甜延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天清晨,源汇区柳江路小学校园里就回荡着琅琅读书声。从教室的窗户望进去,学生们正以饱满的热情大声诵读,这是校园中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柳江路小学自2013年1月起,在全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功申报并研究了北师大国学教育实验课题,成为首批国家国学教育研究基地,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打造特色,争创卓越”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形成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把诵读和践行作为有效途径,让学生从小树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思想,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该校组织学生每天晨读、午诵,即每天利用早读20分钟和中午20分钟诵读,让学生在课前变得更加神采奕奕。

每学期,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的诵读内容,并日复一日地坚持,《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以及《论语》节选,《大学》《中庸》节选,《孟子》《老子》《庄子》节选,《史记》节选等经典篇章,许多学生都能倒背如流。

诵读中,老师们要求学生要端正态度、精神抖擞,做到头正、身直、足安。为调动学生的兴趣,老师还设计了多种诵读形式,如配乐读、拍手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等,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和神采。学生们还把国学经典诵读融进跳皮筋儿、踢毽子、跳绳等课间游戏中,使课间游戏变得更加妙趣横生。

每学期学校都组织学生开展诵读大赛,比赛既有规定内容,又有自选内容。老师们无论在学生诵读的语气、节奏,还是队形的编排上都下足了功夫,有的增加了小主持人,有的编排了情景剧,还有的让诵读与音乐、舞蹈完美结合。学生们的诵读水平和能力在一次次的比赛中逐步提升。

在传承国学经典的同时,该校将德育工作与《弟子规》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而达到创新德育工作的目的。

师生们经常把弟子规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熟读《弟子规》的基础上,老师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确立教育践行点,并写在黑板的右上方,由教师指导学生把每天的践行点当成一项作业来完成,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也会让学生对照《弟子规》查找不足,让《弟子规》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课本。

该校先后开展了“文明学生”“美德少年”“十佳学生”“学习标兵”等评选活动,在教师中开展“文明教师”“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从活动的策划、评选、表彰到总结,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美篇等途径大力宣传,促进广大师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该校将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开设国学教育课,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该校还将诵读活动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挖掘教材中与经典相关的知识点,结合上下文分析经典的内涵。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