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

创新服务 勇树全国标杆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效率效益工作纪实

■文/本报记者 齐 放 姚 肖 通讯员 杜明娟 董小峰

10月29日,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连卫国以《搭建四个平台 实现四大转变》为题,介绍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强平台建设、深挖服务需求、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效率和效益的典型做法。

近年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互联网+交易”为载体,以“高质量服务”为目标,持续优化服务方式,业务工作取得新突破。

“打造全国领先、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各交易主体满意、政府放心的公共资源平台是我们的目标。目前,中心全线上受理、不见面开标、云计算评标、全公开结果、中标贷支持等多项创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机构、全国招投标行业先进单位、省三八红旗集体、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省级文明单位、市五一巾帼标兵岗等,先后获得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创新举措奖、省五一劳动奖、市住建局年度工作目标综合考评优胜奖等,多次获得省、市领导批示。

全程电子化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现在线上这种工程项目电子化交易,实在是太方便、太节省时间和资源了!”10月14日,漯河市景源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市住建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化交易平台中标我市金山路棚户区(邱李)改造项目配套工程项目后,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某高兴地对记者说,“这在多年前真不敢想象!以前我们听说项目竞标要提前一个多月做相关准备,光打印资料就得花5000元左右,费时、费力、费钱。”

“这是许多企业负责人的心声!2017年以前,传统的项目竞标确实手续繁琐,准备纸质资料更是耗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推进阳光、公正、公平交易,我市决定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电子化。”

目前,全程电子化已成为助推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的利器。2017年3月,我市建设工程项目正式实行电子化交易。2017年10月,我市建设工程项目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2018年5月,我市政府采购项目开始实行电子化交易,同时取消“双轨制”,实现交易全程无纸化。2019年以来,全市所有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全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面实现交易全程无纸化,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和“网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目标。

“不见面”开标 升华公共服务内涵

今年11月3日上午,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室,郾城区嫩江路小学项目招投标开始,整个过程实行电子化交易,交易各方代表不见面、不接触、零跑腿,开标现场在网上全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在线监督,中标结果当场公布,避免和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整个过程公开透明,一点儿都不担心有猫腻。”参与投标的企业人员说。他们之所以如此放心,源于市公共资源交易阳光透明的招投标环境。

2019年5月1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见面开标”系统上线运行。2019年6月24日,我市第一个“不见面”开标项目——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庐山路(湘江路—漳江路)道路工程项目监理顺利完成开标工作。2020年2月14日,市政府采购“不见面开标”系统上线,并于3月13日完成市区桥梁检测工程第一个“不见面”开标项目开标任务。

从2017年3月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开始实行电子化交易,到2019年6月我市首个“不见面”开标项目顺利完成,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华丽转身,业务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从2018年5月我市政府采购项目开始实行电子化交易,到2020年3月政府采购项目实现不见面开标方式,我市以“互联网+交易”的方式,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新突破:开标时间最短仅7分钟,平均每次为企业节省开标费用4000余元,交易数量、交易额都有很大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发挥“不见面开标”的交易优势,开辟服务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千方百计保交易、促开工,保交易、促发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保障。从2月14日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始分类恢复交易活动,共为涉及我市国计民生的1082个项目组织开展交易活动,全力助力我市复工复产工作。

“‘不见面’电子交易开标系统受到了开标各方的认可,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未来,交易中心将进一步升级优化‘不见面’电子交易开标系统。”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以后凡在我市市级平台交易的招标采购项目,原则上全部实现“不见面”开标,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不跑腿”目标,让政府和广大市场主体均得到“看得见”的实惠,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据介绍,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电子交易开标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已完成1172个项目的“不见面”开标工作,实现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不见面”开标全覆盖,“学习强国”、《河南日报》、《漯河日报》等国家、省、市媒体对其进行专题宣传推介。2020年1月8日,我市“不见面”开标相关好做法被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工作快报》采纳,供领导参考。副市长徐汇川专门书面批示:“市住建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社会好评,也获得了荣誉,应予以充分肯定。”

开发“中标贷” 助力企业融资发展

2019年10月15日,我市公共资源金融服务平台研发上线。2019年12月4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市小微企业发展基金领导小组、中国工商银行漯河分行签约,在全省率先推出“中标贷”服务: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登记入库的企业,中标后即可向银行申请贷款。2020年,“中标贷”服务共发放贷款近2000万元。

今年3月29日,作为疫情期间第一家获得500万“中标贷”的小微企业,河南德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今年我们中标了一个项目,受疫情影响,项目建设资金压力比较大。得知政府推出‘中标贷’服务,我们第一时间申请,不到一个星期,就拿到50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贷款,公司很快就能复工复产,项目建设也能顺利推进。‘中标贷’解决了我们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是政府和银行为企业做的一件实事、好事!”

截至目前,我市相继有13家中标企业与银行达成融资意向(共1.1亿元),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优化了营商环境。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标贷”不但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而且也帮助银行解决了“不想贷、不敢贷”问题,实现了多方共赢。此举打造了由政府和金融机构联合担保、快捷放贷的“漯河模式”。

阳光交易 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在练就交易过程电子化“硬功夫”的同时,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打造服务最佳、政策最优、审批最少、效率最快的一流服务“软环境”为目标,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快捷精准、公开公平、热情周到、廉政高效的服务,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增途径”,提高工作效率。2018年4月,漯河公共资源交易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运行,发挥微信客户端灵活便捷的优势,使各交易主体可在公众号内一键查询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公告、场地安排信息和中标公示信息,还可以快速浏览我市公共资源信息网站内容,切实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减环节”,拆除交易门槛。2018年6月,该中心将无法律法规及工作职责依据的环节和事项一律取消;交易受理、交易组织、现场监督、交易结果公示等环节减少管理层级;在优化交易流程方面再做减法,从原来的9项减少至5项,做到交易流程应简必简、能并则并。

“转作风”,推行“四零”服务。所谓“四零”,即“零门槛”“零拖延”“零障碍”“零距离”。该中心将项目进场交易登记环节简化为一窗受理,即来即办,交易进场“零门槛”;牢固树立主动办、现在办、马上办、创造条件办的意识,所有平台服务项目在30分钟内完成,服务过程“零拖延”;优化“主动服务、即时办理、容缺受理、提醒办理、限时办结、跟踪服务”六大特色制度,为我市重点市政项目、住房保障项目等重大民生工程和我市重点企业的技改工程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上门服务联络员制度和信用承诺书制度,交易环节“零障碍”;建立项目信息、中标信息、企业信息和法规政策“四公开”制度,交易服务“零距离”,切实实现“让服务出便利,让服务出品质”的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坚定的信心、更优质的服务、更务实的作风,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高质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新时代漯河更加出彩增添浓彩!”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连卫国说。

2019年12月4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商银行漯河分行、市小微企业发展基金领导小组举行三方签约仪式。

组织漯河市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培训考试。

组织不见面开标专题培训。

不见面开标现场。

举办第四届媒体开放日活动。

交易系统升级紧张测试中。

评标抽取工作现场。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