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吉喆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亿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6%,稳居世界第二位。2016~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6.7%,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2016~2019年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2020年预计也将超过6.5亿吨,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2016~201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近30%,继续担当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8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42.4%。重点领域投资持续较快增长。2016~2019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农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年均分别增长16%、15.2%和15.4%。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蓬勃兴起,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联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到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6%,比2015年提高4.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到2019年末,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3.5万公里,增长78.4%,占世界高铁总量60%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15万公里,增长21.1%。2019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4928万户,比2015年增长73.2%。
科技创新作用凸显。研发投入持续扩大。2019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2144亿元,比2015年增长56.3%。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在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知识产权产出居世界前列。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茁壮成长。2016~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4%。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39亿元,比2015年增长1.6倍。2019年,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保持上升势头。教育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基础教育巩固发展,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15~2019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653元增加到11567元。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到2019年末,已累计支持73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地方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显著加强,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天然气、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3.4%,比2015年提高5.6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3.2%。污染防治力度加大。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地表水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为74.9%。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到2019年末,全国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2016~2019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9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2.96%,比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提高1.33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若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产权保护法治体系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市场化价格机制基本建立;国资国企改革体系基本形成,民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财税会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到2020年8月底,我国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0份;外商投资法出台实施;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建立21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稳步推进;商品关税平均水平降至6.5%。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33元,比2015年实际增长28.6%,2016~2019年年均增长6.5%,快于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吃穿用有余,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居民消费较快增长。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9886元,比2015年提高4.8个百分点。健康中国建设扎实推进。到2019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0.8万个,比2015年增长2.4%;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6.34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住房供给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9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9.8平方米和48.9平方米,分别比2015年增加4平方米和5平方米。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快普及。2019年,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量分别达3196个、5132个,分别比2015年增加57个、1280个。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1171亿元,比2015年增长51.2%。体育事业持续进步。2019年有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2016~2019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459个世界冠军。文化软实力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完善。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越性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创新。依法治国实践得到深化。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权力清单制度、政务公开制度逐步完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