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 放 见习记者 李博昊
2019年,分两批共退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近900万元。
2020年1月至10月底,退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近2100万元;11月9日至12月15日,退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824万元……
“自2019年开始,我们主动清退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进行集中退还,对一些联系不上的缴纳单位,我们采取在市住建局网站、《漯河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示,想尽一切办法联系缴纳单位。”12月18日,市清欠建设领域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清欠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资金及时退还建筑企业后,很大程度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紧张难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退还保证金 减轻企业负担
据了解,近年来,为预防和解决建筑领域拖欠与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我国在建筑领域实施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这一制度实施后,建筑领域拖欠与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大幅减少,维护了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既维护了社会稳定,又促进了建筑领域的健康发展。一部分建筑企业工程完工后,由于种种原因,缴纳单位没有主动申请退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11月初,市人社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长效制度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省住建厅召开了清退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视频会议后,市住建局立即行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要求对所监管的工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情况进行梳理,列出存量保证金台账,通过现场勘查,公示5个工作日后,对未发现欠薪线索、欠薪案件或欠薪举报投诉的缴存人,必须立即退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不得以未完成竣工验收、缴存人未申请、联系不到缴存人等为由不退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经排查,市直存量农民工保证金剩余65家单位、账面余额3882万元,通过梳理,51个工程已经竣工,涉及金额2944万元。截至12月16日,已经退还41家,金额2824万元;破产无法退还的10家,金额120万元;在建14家,金额938万元。
“我们围绕推动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清理拖欠账款等重点任务抓好落实,严格按照有关文件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收缴与退还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以更加明显的减负工作成效回应企业期待。”市清欠办主任、市住建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郭平宇说。
主动靠前服务 简化办理手续
“今年11月,市清欠办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我们退还保证金!”12月17日,开源建筑公司相关负责人胡振宇告诉记者,“接到通知后,我们立刻就把手续办了,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他们就把近500万元保证金打到了账户,极大减轻了我们的资金压力,真是太感谢了!”
在市清欠办,记者看到一面由御盛房地产公司送来的锦旗。今年1月,市清欠办主动作为,为御盛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恒大项目办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现金转保函事宜,由河南鑫融基工程担保有限公司为恒大工程项目办理“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支付保函”后,将该公司缴纳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993万元予以退还。为表达感激之情,该公司负责人专门制作了锦旗。
“我们只是尽心尽力为企业做了分内之事,今后会持续把这项工作做好。”市清欠办工作人员付卫星说。
在退还保证金过程中,有的退还过程很是曲折,甚至出现了“退钱难”情况。早在2019年3月,市清欠办就开始办理退还豫南陆路枢纽信息中心项目的35.24万元保证金,但该公司资金账户是久悬账户,资金最后又被退回了市清欠办。“这种情况还真没遇到过,随后我们积极联系该公司,希望尽快把账户恢复好,然而等了一年多也没有办好。”付卫星说,“无奈之下,我们又联系市交通局,多次沟通后,市交通局最终同意把钱转到他们账上。”
让市清欠办感觉最难“退”的钱,是林州市昌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中国石化漯河第九中心加油站工程缴纳的1.12万元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无论是中国石化漯河分公司,还是在漯河施工的昌弘公司项目经理,均无法提供该公司总部的联系方式。后来,市清欠办又联系到林州市住建局,虽然最终有了该公司的联系方式,但多次电话、短信联系均无回应,导致该笔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无法退还。
在退还保证金时,市清欠办主动服务,想企业之想,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简化办理手续,及时快捷地把钱返还给企业。信阳铁路建设总公司负责人吴宏宇说:“今年1月,我们就接到市清欠办的书面通知,让我们按照退还程序尽快办理退款手续,可因为当时没有相关政策,我们出具不了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相关证明,无法退还保证金。新政策实行后,清欠办及时通知我们,按新政策进行了退还,几天后我们就收到了181万元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