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1月4日 星期

青年镇:红色沃土谱新篇


青年镇砖桥村电商扶贫基地

■文/本报记者 张晨阳

图/本报记者 焦海洋

作为革命老区,近年来,召陵区青年镇按照脱贫有计划、产业有支撑、致富有技能、基础有保障和环境有变化的工作思路,依托红色资源,发展扶贫产业,使各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青年镇,村庄“颜值”高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

1928年春,砖桥青年村中学建立党支部,发展党员90多人,青年中学成为早期党组织活动的红色基地,并于1932年春筹备了竹园寺暴动。抗日战争初期,中共豫东特委砖桥区委建立抗日运动委员会,招收80名青年举办抗日训练班,并选送积极分子奔赴延安。1938年10月,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赴豫苏皖敌后,路过砖桥区发表抗日救亡演说。1945年,冀鲁豫军区第八团开辟水西新区,在砖桥、万金、老窝、逍遥等地开展抗日活动。

青年镇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这些红色遗产既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革命老区,青年镇以党建为总抓手,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包片驻村工作制度,把村级组织建设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关键,先后培养了12名党员致富能手,鼓励致富能人创办特色扶贫基地,完成了砖桥等9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

近年来,通过党组织引领,青年镇创办了中药材、红枫、精品红薯和服装加工产业基地,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借助产业扶贫政策优势,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和服装加工两大产业。目前,中草药种植已实现艾草502亩、蒲公英240亩、药用牡丹80亩、知母62亩。在青年镇扶贫车间的带领下,5家服装加工企业入驻,带动102户贫困户每户每月增收3000元以上。

在发展扶贫产业的同时,青年镇还依托青年村王拱璧故居、大杨村红枫基地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沿河红色经典游、历史遗迹游、生态休闲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带动沿线扶贫产业逐步壮大,实现村组织强起来、合作社增效、贫困户增收的共赢局面。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