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1月11日 星期

2020年我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

本报讯(记者 孙永辉 通讯员 乔德喜)2020年,我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种植总面积409.35万亩,总产达到190.65万吨,比2019年的187.38万吨增加3.27万吨,增长1.75%;平均单产465.73公斤,比2019年的460.81公斤增加4.92公斤,增长1.07%,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我市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把“米袋子”保障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实事重中之重,综合施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粮食生产,克服了干旱、倒春寒、干热风、强降水等不良天气影响,战胜了条锈病、赤霉病、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危害,实现了全年粮食丰收,为巩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以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为目标,按照“保粮田、保面积、保产量、保收益”的总要求,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针、政策,健全工作制度,科学规划、精心施工、严格管理,按时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0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2.2万亩,累计建成179.2万亩。

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以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增强土壤蓄水蓄肥能力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围绕减量增效“精、调、改、替”四大技术路径和“集、提、带”三大技术措施,推动配方施肥技术的普及应用。2020年,全市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465万亩次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全面推广有机肥应用,施用有机肥70万亩次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建成监测点31个,实现全市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全覆盖。

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2020年,新育成粮食作物品种4个,发布农业主推技术7项。建成26个区域站物联网平台及市级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对主要农作物病虫情、灾情、墒情、苗情等实时远程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重点在高标准粮田示范方集成标准化种植、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业物联网等方面使用新技术和现代农业科技。核心片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优质小麦全环节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夏玉米“一拌两喷”病虫草防控技术、夏大豆免耕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等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

切实抓好农业防灾减灾。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和“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强化灾情监测预警和防范。2020年5月、6月,我市出现严重干旱,市委、市政府紧急部署,掀起抗旱播种高潮,投入人员9.6万人次、抗旱设备4.24万台套,累计灌溉294万亩次,保证了小麦后期灌浆需求和秋作物顺利播种;7月21日至22日我市普降暴雨,造成部分农田不同程度积水,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24小时之内全市农田积水面积由23.1561万亩减少到3.458万亩,3天后积水全部排除。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和草地贪夜蛾防控。2020年,我市共投入财政资金1496.9万元,投入无人机980架、大型喷雾机152台、自走式喷雾机405台参与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累计防控面积1065.7万亩次,切实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