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1月11日 星期
冢马村史馆
展示时代变迁 凝聚奋进力量


■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木犁、木风箱、织布机、电影放映机、辘轳、马灯、米斗、杆秤……1月9日,在郾城区龙城镇冢马村的村史馆内,一个个见证历史变迁的老物件,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生活状态,让人们体会着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们的村史馆是2017年年底建成的,里面都是村民们捐献出来的物件,展示的是地道的村史。”冢马村党支部书记马连军告诉记者,“这些年,我们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奔向小康生活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大家都希望通过打造这样一个让广大党员群众记得住乡愁、找得到回家路的精神家园,让大家明白走过的路和奔跑的方向,汇聚起建设美好家园的精气神!在知道我们要建村史馆后,村里老少爷们都积极响应,纷纷捐出自家的老古董、老物件。一楼大厅内展出的便是这些独具特色,甚至如今难得一见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

记者在村史馆一楼看到,展示的物品五花八门,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文化方面的,比如小人书、录音机、电影放映机、磁带和唱片等;有生活方面的,比如理发用品、织布机、面斗、竹篮、木床、箱柜等;有生产方面的,比如各种农田耕作器具、木工器具等。这些老物件记述了1949年至今的时代变迁、农村生产生活变化和不同时代的民风民俗。

在二楼名人阁,记者看到这里以图片为主,展示了冢马村涌现出的模范人物、新乡贤以及与该村发展密切相关的村级干部的更迭等,成为激励冢马村民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马连军对记者说,村史馆开馆至今,每月都会接待来自多地的来访者,它让更多人追寻传统、铭记历史、感恩先贤,也激起了村民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状元榜、精英榜这两面墙是冢马全村人的骄傲和自豪,因为这两面墙上的所有人都是从冢马走出去的杰出人士和栋梁之材。”村民马如甫自豪地对记者说,“通过这些冢马的今昔对比照片,可以看到我们村旧貌换新颜,非常鼓舞人心,也更加坚定了全村人鼓足干劲谋发展的决心,大家都坚信冢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马如甫说:“看到一些老物件,上了年纪的人会感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年轻人来参观过村史馆时,都不认识以前的生活和生产用品,像木犁、木风箱、织布机、马灯他们都没见过,不知道是做啥用的。每当这时我就觉得我们建村史馆教育年轻一代的初心是对的。”

一座村史馆,浓缩的是中国农村的沧桑巨变。这些穿越时空的一幅幅图画、一件件实物,仿佛为我们推开了一扇扇历史的大门,叩醒了一段段厚重的记忆。我们看往昔、忆过去,就是为了创现在、奔未来。

悠久的文化遗存、质朴的乡土风情,不仅是“留住乡愁”的精神财富,也是宝贵的发展资源。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冢马村充分依托村史村情深挖传统文化,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重视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不断强化乡村文化建设,为村庄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滋养。

近年来,村里先后建起了冢马村史馆、郾城智慧阅读空间冢马站、村级文化广场、主题文化小游园、党群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阵地,开设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戏曲班、太极班、广场舞班等培训班,组建了村级豫剧戏班、冢马村秧歌队,不断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村史馆也成为留住根源、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窗口。在组织村民吹拉弹唱、蹦蹦跳跳,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同时,冢马村更加注重破除村民传统陋习,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助力美丽、和谐新农村建设。他们开办道德讲堂,坚持传承优良家风、时代新风;通过“身边好人”“十佳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公婆”“好儿媳”“孝老敬老户”等评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组织村民开展冢马精神传承、身边人说身边事活动,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以文化人”的作用;设立幸福讲堂,邀请传统手工匠人、种植养殖大户、村里在外知名人士等开展交流学习,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营造良好的邻里文化氛围。

冢马村史馆内展示的老物件。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