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谋创新 平安建设更深入
一年来,漯河政法机关创新工作举措,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漯河。
——全面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市委出台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的实施意见,召开座谈会和推进会,为我市市域社会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探索了路径。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人防、技防建设持续加强,打击盗窃破坏农村机井通电设施行为“猎鼠”百日专项行动战果显著,治安财产保险实现全覆盖,电动自行车物联网电子围栏技术全面推广。
——视频监控“雪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建立了全市视频资源共享平台和综治分平台,对城区前端摄像头进行提质改造、补点扩面,实现了视频建设全覆盖。
——健全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推行“多网合一”治理模式,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100%。
——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攻坚行动和预防“民转刑”命案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水平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一枝一叶总关情。随着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漯河正大踏步走来。
强法治 务实求效上台阶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这一年,我市政法机关全面深化法治漯河建设,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务实求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我市调整完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有力推进、有序运行,法治乡村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积极推动“双百”宣讲活动进入市、县(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高规格的专家报告会,全市上下反响良好。建立以漯河长安网、漯河法学网和“平安漯河”“漯河反邪”微信公众号为龙头的“两网两微”新媒体矩阵,探索“互联网+法治”工作新机制。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组织开展全市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组建集中整治办公室,分系统、分层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积极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并在网上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收集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受到企业家好评。
各级政法部门围绕“六稳”“六保”工作部署,全面落实集中整治任务:市公安局以“雷霆行动”为牵引,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警力捆绑协同作战,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市中级人民法院妥善化解我市某重点企业涉4亿余元债务纠纷;市人民检察院组建“检护民企法治宣讲团”,选派县级干部担任“特派员”并定点联系企业,开展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专项活动;市司法局为企业升级“法治体检”服务,局长带领“法治体检”服务团实地走访企业,并通过网络问诊、微信公益普法、召开顾问单位视频会议等,切实帮助企业平稳有序复工复产。
“政法各部门想方设法为我们企业办实事、办好事,赞!”在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企业家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奋进新时代,改革不停止。2020年,我市政法机关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区分局机构改革;全市58个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省级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和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以及县级公安局长“进班子”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一年来,我市打造全面过硬的政法铁军脚步铿锵: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穿队伍建设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我省实施细则,进一步把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努力把干部队伍建设得更有理想、更有力量、更有干劲。我市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陈晓磐和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王培、程伟等大批先进典型。
乘风破浪,铿锵前行。2020年,我市政法机关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展望2021年,建设平安漯河、法治漯河的新征程已然开启。我市政法机关正在加足马力,全面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确保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