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工人将定形后的麻糖切断。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王 培
许多漯河人对于香甜的记忆总离不开那一口酥脆的手工麻糖。每年秋冬时节,走在漯河街头,你总能听到商贩走街串巷叫卖拐张麻糖的声音。无论麻糖究竟产自何地,似乎贴上“拐张”这个标签,就更加畅销。如今,这小小的麻糖历经数百年传承和发展,已形成一方特色产业,焕发着活力与生机。
俗话说:“二十三,麻糖粘。”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召陵区召陵镇拐张村进入麻糖产销旺季。
日前,记者来到拐张村,进村没多久,就看到一家手工麻糖作坊前站着不少前来采购的人。范振中、刘雪荣老两口经营这家麻糖作坊已有数年时间。在此之前,俩人一直以种植烟叶为生。但由于年纪越来越大,体力大不如前,老两口才雇了7名会做麻糖的师傅,开起麻糖作坊。
范振中告诉记者,近段时间麻糖销售势头相当喜人。“我们每天生产大概600斤麻糖,每斤卖9块钱。我算了下,除去成本,春节前大概能净赚7万元。”范振中说。
刘雪荣表示,拐张麻糖名声在外,不必担心销路。“我们从没做过宣传,都是本地还有周边地市的人慕名而来。麻糖当天生产,当天就能卖完。你看我今天准备的芝麻少了,还得去其他作坊借。”刘雪荣说。
麻糖作坊也为一些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民张美霞在一家麻糖作坊干了近4年。“我每天从早上7点忙到下午1点,主要是切麻糖,干着不累,每月能挣1500块钱。”张美霞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市场上销售的麻糖大部分来自拐张村。麻糖虽然只是特色小吃,却为不少村民带来了财富。
制作历史悠久
村里一些老人告诉记者,拐张麻糖起源于300多年前,过去被称为灶糖,是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的供品。随着岁月变迁,灶糖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麻糖,是村民世代相传的传统小吃。
关于麻糖的发明制作,村里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村里有一大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一馋嘴的丫鬟。有一次,丫鬟背着主人在厨房偷糖吃。这时主人正好走进屋来,慌乱之中,丫鬟赶紧将糖丢进芝麻罐里,不料还是被主人看到。主人拿出沾满芝麻的糖,观之食欲大振,并从中受到启发,遂让制糖师傅制作了麻糖。
拐张村本身也是历史悠久的村庄。村名的来历据说与岳飞率军在此大战金军有关。为收复中原,岳飞率军追击金军来到拐张一带。当时两军对阵,金军使出“拐子马”阵形,将每3匹马用绳索相连,冲击对方阵营,颇有排山倒海之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岳飞命士兵将大刀捆绑在长棍上,专砍马腿。“拐子马”系三匹为一联,一马倒地,其他两马则不能前行。凭借此法,岳飞率军大破“拐子马”阵形。当时这一带以张姓人居多,后来就被称为拐子张村,慢慢又演变为拐张村。
在拐张村,各个麻糖作坊门前都摆放着“拐张老式麻糖”的宣传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村里生产麻糖的工艺,基本上都是纯手工制作。
在村民邹江涛经营的麻糖作坊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我们制作的拐张老式麻糖精选优质大米、麦芽、芝麻为主要原料,按照传统工艺进行多重发酵,选料严格,做工讲究,制作精良,粗细均匀,芝麻饱满。拐张麻糖不粘牙,香甜酥脆,回味无穷,而且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很受欢迎。”拐张老式麻糖的代表传承人之一邹江涛表示,拐张麻糖制作工艺烦琐,整个生产过程经过12道工序、32个环节。首先将麦芽放入温室,促使其发芽,大米经水洗后放入蒸笼内蒸。将大米与麦芽充分搅拌、混合,放入蒸锅内发酵,使大米糖化。再用大锅熬成糖稀,然后炒糖,经过人工反复揉拉、压制定形、断糖等程序后,放入传送带进行加热处理。最后,将加热后的棒糖与芝麻混合,冷却后成为麻糖。小小的麻糖中融入了一代代手艺人的经验与智慧。
成为村里特色产业
在邹江涛经营的麻糖作坊门外,路边摆放着石磨等物品。“这是以前做麻糖用的老物件,现在有些都用机器代替了。我家几代人都做麻糖,现在传到我这里了,做法还是沿袭原来的老工艺,就是增加了一些机器,更省力了。”邹江涛对记者说,“这些机器都是我们在生产中总结发明创造的,非常实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村里各生产厂家也在进步,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
据邹江涛介绍,麻糖生产有季节性,每年就在秋冬季生产三四个月,他家的产量能达到近5万公斤。今年,村里有6家糖坊在生产,全村产值估计能达近400万元。
“以前俺小的时候,村里做糖的多,俺经常在糖坊玩。”采访中,一些村民表示,如今因为就业渠道多,麻糖制作工艺复杂,制糖过程中比较辛苦,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这门手艺。“我还计划申请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这项老手艺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邹江涛说。
在拐张村,麻糖成了村里的特色产业。目前,村里生产的麻糖除了供应漯河市场外,还远销省内和全国各地。
“拐张麻糖好吃,俺家人都爱吃,每年我都会开车过来买,自己家留一些,剩下的送给亲朋好友。”家住市区的张先生表示。记者在村里采访时看到,不少人来此购买麻糖,他们或批发销售,或走亲访友,把这香甜可口的特色食品带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