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2月26日 星期
缺水就能浇,化肥量减效增——
“农业高科技就是中”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甫

“今年浇麦真方便!农业高科技就是中!”2月23日,看着刚浇完一遍水的麦田,种粮大户朱振兴格外高兴。

去年,舞阳县的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农业示范区项目落户马村乡前姚村,朱振兴的承包地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朱振兴承包地里的小麦,前期苗情很不理想,稀稀拉拉的,看着十分“瘦弱”。“这是水肥没有跟上。”在舞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冯彦等人的技术指导下,利用水肥一体化智能喷灌系统,朱振兴只用了两天半时间,就将数百亩小麦浇了一遍水、施了一遍肥。

“现在这些小麦分蘖很多,苗也很壮实,照这样下去肯定能高产。”冯彦告诉记者。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使用?

“想浇哪块地,只需在手机上点击相应的灌区就可以了。”工作人员毋小林边说边给记者演示起来。随着他轻点手机屏上的“第一灌区”,配好的水肥从地里的喷管里喷涌而出,洒向麦田。

小麦要高产,水肥是关键。正常情况下,小麦的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均需要合理的水肥供应。这套水肥一体化智能喷灌系统,由首部系统、田间灌溉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田间灌溉管网系统组成。

朱振兴告诉记者,过去浇水、施肥费工费时,现在浇水、施肥省时省力。以前化肥利用率最高只有40%,如今化肥利用率则达80%以上。

“项目示范方里的小麦每亩少施肥15公斤、节水30%,且一次投入多年收益。今年我们准备再申请建设一个这样的示范方。”舞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尚素凌告诉记者。

示范方里的气象自动监测点,能显示土壤水分、空气湿度等数据。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