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1年3月3日 星期

浓墨重彩绘新景 沙澧大地绿意浓


■本报记者 王海防 通讯员 袁丹丹

游园一隅

植树造林

沙澧河生态景观带

初春时节,漫步在沙澧河两岸,举目望去,柳树已经露出嫩嫩的新芽,在微风吹拂下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迎春花、玉兰等迫不及待地争相开放。在蓝天白云、绿树碧水的映衬下,沙澧大地生机盎然,令人神往。在这座古老又富有朝气的城市,“绿满漯河”成为沙澧大地的亮丽底色。

开展植树造林 铺绿沙澧大地

十里春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植树时。3月2日,记者从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我市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即将展开。今年市直单位义务植树活动规划栽植树木2万余株,设计树种为无絮杨、泡桐、楝树、楸树等。围绕河流、道路,在郾城区、西城区、召陵区共设立4个义务植树基地。

此次活动从3月3日起,持续到3月底。“我市从2018年启动了森林漯河生态建设,每年举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冬春两季大型义务植树活动。通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齐心协力建设森林漯河,不断改善漯河的生态环境。”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每年的大规模义务植树造林已经成为常态化的群众性活动。多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和《河南省义务植树条例》,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近五年来,先后建设龙江路防护林、环企防护林、湿地公园生态林等市级义务植树基地,并在制度化、科学化上做文章,不仅让植树造林颇有成效,还营造了全民参与森林城市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实施国土绿化的重大要求,在全社会参与的大绿化工作格局下,漯河全域紧紧围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和“四城同建”城市发展定位,按照“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的总体思路,森林漯河生态建设总体要求和“一心两核三环四园多廊道”生态布局,努力建设城区绿色生活圈、环城森林生态防护圈、城市外围森林屏障带,推进全域绿化提质增效,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漯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绿满漯河”成为沙澧大地的亮丽底色,以漯河底色映染中原。

城乡联动共建 构建生态网络

根据漯河自然禀赋和实际情况,市委、市政府提出“城市公园化、城郊森林化、廊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的“六化”建设思路,坚持城乡联动,一体推进森林漯河建设。

在城区,发挥沙澧两河横贯全境并在市区交汇的优势,依托“水”字做文章,围绕“河”字绘蓝图。在扩大延伸滨河景观带的同时,对两河现有游园、绿地进行完善提高,增设休闲、游乐及健身设施,打造了全长近40公里的沙澧河风景区。同时,坚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先后实施西城区环城水系建设、幸福渠水系建设、青龙河水系建设等重点项目,形成碧水映城、绿林掩城,河流、森林、花园、精品建筑交相辉映的特色城市风貌。在城区拓展、道路改造提升过程中,始终坚持绿化先行、应绿尽绿原则,确保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协调推进。

在乡村,围绕乡村振兴,推进村镇绿化工程,努力构建新农村森林景观和森林生态体系。以“森林乡村”创建为载体,采取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生态经济型等多种模式,强力推进乡村绿化工程。因地制宜,经济效益和防护效能并重,林、田、水、路统一布局,完善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体系,构筑平原农区绿色生态屏障。

在城乡接合部,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于市区周边和两县周边建设3个环城林带,筑牢森林环城屏障。在连接城乡和贯穿我市的公路、铁路、河渠两侧植树,打造绿色通道网络,形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使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城乡绿化美化融为一体,绿色通道成为连接城乡的一条条风景线、观光线和农民增收的致富线。

多年来,通过实施沙澧河生态景观带、城郊生态防护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湿地保护、森林公园、古树名木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进一步完善建设以城市绿化为核心,绿色通道为骨架,城郊生态防护林为屏障,农田林网、经济林基地为板块,点、线、面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

共享绿色福利 提升幸福指数

每天清晨,居住在黄山小区的李老伯都要到楼下的小公园晨练。满眼翠绿、鸟语花香,清新的空气,让他倍感舒适、惬意。

走进位于临颍县的黄龙湿地公园,流水潺潺,绿树依依。黄龙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观景的好去处,既为市民提供了休憩活动空间,又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了绿色福利。

“常年绿色不断,四季可闻花香。”近年来,我市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公园、游园、广场绿地建设,为全市人民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秀美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近年来,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好似雨后春笋,在居民区周围不断出现。如今,居民出门步行几分钟便可走进绿地和广场,在满目苍翠、繁花点缀的小游园漫步,享受生态文明带来的福祉。我市在生态建设过程中,以满足群众“看到绿、闻到香、享受荫”为原则,全面实施规划建绿、腾地造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工程。按照300米至500米服务半径标准打造市民十分钟健身圈,建成了淞江路、辽河路、湘江路等近100个便民功能完善、景观协调的街头游园。

漯河变得更美了,城乡绿了,天空蓝了,河水清了。行走在漯河,一路赏绿。城区处处现绿,绿得精致;近郊生态显绿,绿得自然;远郊绿意融融,沁人心脾。居民的幸福指数,正在浓浓绿意中升腾。

城市公园

乡村桃园

迎宾大道景观

湿地公园

农田林网

公园晨练 本报记者 杨 光 摄

县乡道路绿化

除署名外,其余图片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群鸟嬉戏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