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季
邵丽长篇小说《金枝》是一部家族史,讲述了中原周家的百年往事,主线是一个男人深陷在两个家庭、众多子女之间的矛盾亲情与爱恨纠缠,重点展现了周家三代“金枝”的不同命运。
周家第一代“金枝”是穗子和朱珠。穗子是一个被封闭在旧式婚姻里的女人,她听命于家族安排嫁给周家少爷周启明,婚后半个月即被遗弃在老家,延续了婆婆和祖母相同的命运,虽被抛弃却又坚忍地生活着,为周家开枝散叶,延续命脉。朱珠是周启明的革命伴侣,知书达理,对周启明乡下的前妻表面谦让,骨子里却是冷漠、排斥的。
周家第二代“金枝”是周同语和栓妮子。周同语是周启明和朱珠所生的女儿。她是知名艺术家,既漂亮又有才华,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过得并不舒心。与父亲的隔阂让她寝食难安,女儿的成长令她忧心忡忡。她有现代人的通病:焦虑、烦躁、亚健康。栓妮子是周启明和穗子所生的女儿,争强好胜,一直和父亲城里的儿女们较着劲儿。朱珠生了四个儿女,四个儿女又生了四个儿女。乡下的穗子只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女儿却生了四个儿女,而且穗子的后代一个比一个强。第二代“金枝”周同语和栓妮子既不愿辜负祖辈,又不甘示弱于父亲的另一个家庭。这种光宗耀祖、明争暗斗的思想虽狭隘,却没有削弱她们的形象,反而为她们增添了一道责任与担当的光环。
周家第三代“金枝”是周同语的侄女周小语和穗子的外孙女周河开。周小语是被潜心培养的周家第三代,最后还是没有活成父辈希望的样子。周河开经历了两次婚姻,终于华丽蜕变,收获了真正的爱情,按自己的意愿活出了真我。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周启明和穗子的包办婚姻,周启明离家后再娶,穗子却固守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观念,与周启明离婚不离家。周启明一人两个家庭,一个在乡村,一个在城市,两个家庭不停斗争、互相牵制,种种矛盾由此而生,影响到后代的成长,为几代人带来无尽的情感创伤。在爱情婚姻、子女教育、伦理道德等种种现实面前,几代人辗转彷徨,家庭的离合悲欢以及个人隐秘而幽深的心路历程无不蕴含着动人心魄的力量。
周家留不住男人,守在家里的都是女人。太祖母、祖母、穗子,周家三代女人被抛弃的命运悲剧,根源在哪里?“周家男人狠心肠,一家子的收成都供他们念书,念着念着就不回来了。丈夫走了,儿子也走了,现在孙子又跑得没个影儿,剩下一个女人操持着一大家子。”周家的男人对旧生活虽然抵制,却又深受亲情的羁绊,于是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悲剧。嫁入周家的女人既无奈又不甘心,她们操劳一生,唯一的安慰是自己才是明媒正娶的妻子,“生是这家的人,死是这家的鬼!死了也要埋在周家的坟院里,埋在他们的脚头,男人就是死了,也得拉回来跟我合葬!”这是无可奈何的呐喊,也是饱含血泪的控诉。责任完全由周家男人来承担好像有些过分,我们只能说,这是那个时代造成的。
《金枝》从曾祖父写到儿孙辈,时间跨度近百年,一个世纪的风云际会,牵系着一个家庭众多人物的命运浮沉。《金枝》出场人物众多,但作者所要着重展现的是女性群体,从独守空房、操持家业的太祖母,到吃斋念佛、温顺不语的祖母,从坚忍不拔、离婚不离家的穗子,到以不争赢万般的朱珠,周家几代女性用柔弱之躯顽强地支撑起家族的延续,捍卫着家族的产业,守护着故土。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金枝。她们看似柔弱,却赋予了整个家族传承和延续的精神力量。《金枝》表面上讲述的是一个父亲、两个家庭的困局,内里则是在向水一般柔弱而坚强的“金枝”们致敬。
关于书名的来历,邵丽说:“金枝玉叶是每一个女孩子的梦想。我的生命的前半时坎坷不平,就把期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孩子们被金枝玉叶般捧着,娇嫩的生命恰恰最容易被损伤。‘金枝’是我的期许,也是我心底挥之不去的恐惧。”这部作品跨越近百年的历史,写了五代人的命运起伏,外表看是家族谱,实质上是关于女人的心灵史。周家的男人们虽然走在时代的前面,但为周家支撑起一片天地的则是女人们。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生长环境有多大差异,这个家族的子孙都会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最终成为周家的“金枝玉叶”。
《金枝》
邵 丽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