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天气转暖,麦苗进入拔节期,郾城区春季麦田管理工作也随之全面展开。该区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察看苗情,向农户们提供技术指导,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为今年全区小麦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该区小麦一类苗比例达95.2%,长势喜人。
作为国家级优质小麦种植基地,近年来,郾城区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先后获得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培育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3家,建成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10万亩、百亩评比试验田1个、优质高产示范方1万亩,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
夯实基础种好粮
郾城区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16.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的基础上,2020年新增投资5600万元,累计建成生产路208公里、桥涵1400座、机井3600眼、沟渠259公里,已基本形成“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新格局,进一步支撑粮食高产稳产。
同时,创新农田设施管护机制,在全市率先试点实施农田设施三级网格化管理,依托“商桥e家”服务管理平台,在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建立乡、村、配电台区“三级网格”,配备网格长、监护员、监督员、农技员,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使镇、村信息实时互联互通,并建立保障维管经费、线上线下监督、责任落实等机制,探索出一条“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农田设施管护新路子,打造智能化“升级版”的高标准农田,让众多种植户省时省力种好粮。
科技引领产好粮
有好地,如何产好粮?对此,郾城区加速应用农业新技术,用科技引领实现粮食增产增收、绿色高效。该区组建农业综合技术专家服务团,培育科技示范户260户,(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