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3月18日 星期

周兰:助人为乐成习惯


友善如公民德行的阳光,为人际关系注入正能量,为社会和谐提供润滑剂。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显著区别,就是人与人的交往突破了血缘地域的限制,构建起一个“陌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亲善、互助、友爱变得尤为珍贵。

助人为乐的周兰就是我市众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之一。

■本报记者 陶小敏

周兰家住市区五一路前进北巷。提起她,街坊邻居无不夸赞。源汇区顺河街街道五一路社居委主任李爱红这样评价周兰:社区里的“热心肠”。面对大家的夸奖,周兰总是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因为对她来说,帮助别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周兰出生于1964年,自从退休后,她热心社区事务,替群众想办法、找路子,用行动温暖了社区群众的心。

2020年8月的一个清晨,周兰在河堤散步时,隐约听到哭声,循声找到河边,看到一名40多岁的女子在哭。周兰急忙走上前询问:“妹妹,你遇到啥难事了?给姐说说,看能不能帮你?”在周兰的安抚下,该女子告诉周兰,自己在家辛苦劳作,丈夫外出打工时却出轨了。“我一个人在家既要种地又要照顾孩子,整天累死累活,他竟这样对我。”该女子说完又哭了起来。周兰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担心她想不开做傻事。于是,她决定帮助该女子解开心结。周兰先是将她搀扶到河堤附近的凳子上坐下,又耐心和她交谈了两个多小时,鼓励她振作起来好好生活,认真处理与丈夫的关系。情绪平复下来的该女子拉着周兰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谢,称如果不是周兰的帮助,自己可能会想不开。

“遇到这种事,我肯定要管,如果出啥事儿,我心里会不安。”周兰说。

2019年12月的一个晚上,周兰在经过市区五一路与人民路交叉口时,看到一男一女正在路边吵闹厮打。男的一身酒气,骂骂咧咧地对女子拳打脚踢,很多人围观,无人制止。气愤的周兰挺身而出,大声呵斥男子“住手”。男子不但不听劝,还对周兰出言不逊。周兰无所畏惧,一边劝说男子,一边让围观的群众帮忙报警。围观的群众被周兰的行为打动,纷纷谴责男子。最后,赶来的民警将男子带走。

“遇到这样的事总要有人出头,我带头站出来,大家也敢说话了。”周兰说。

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周兰主动到社区报到,积极参加志愿活动。

2018年,周兰荣获“漯河好人”等称号。她的家庭也被五一路社区评为“文明家庭”。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