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晓玉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住房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多亏他们多方面协调,俺一家才住进了这样方便的好房子。”3月21日,70多岁的吴大爷提起顺利入住公租房一事,再三表示感谢。
吴大爷的孙子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一直跟着吴大爷夫妇生活。他们一家原本租住在一套二楼的小房子里,孙子上下楼非常不方便。2020年,吴大爷的孙子满18岁后,他开始为孙子申请保障房。市住房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同郾城区幸福春天小区一家一楼的住户进行协商,希望他们搬进别的房屋,将一楼留给吴大爷一家。2020年8月,吴大爷夫妇带着孙子搬进了一楼的新家。
市住房保障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公租房保障对象由原本的0.3万户增加到现在的4.29万户。为切实解决住房保障家庭的刚需,2014年,市住房保障中心自主研发了“漯河市住房保障常态化分配系统”,以常态化分配为主、集中分配为辅的分配模式来确保公租房保障家庭应有的权益。常态化分配模式即随时申请、随时选房。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可以通过电脑访问“漯河市住房保障常态化分配系统”网站,或关注“漯河住房保障”微信公众号查看房源信息。如有符合申请意向的房源,即可到黄山路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办理选房手续。集中分配模式适用于批量新建房源的交付使用,集中分配方案、房源明细在漯河市人民政府、漯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和“漯河住房保障”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公示。集中分配时,安排2~3名工作人员,全部上交手机,互相监督,严格按照选房顺序卡号选房。
此外,该中心还为特殊群体提供精准保障。对于我市已纳入保障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困难残疾家庭、退役军人、现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在他们提出申请时,将优先于普通申请家庭选房。截至目前,该中心已为126户特殊家庭及时解决了住房问题。同时,为积极响应我市“招才引才留才”的号召,该中心主动对接教育、卫生、文化部门及实体企业,简化办事程序,采取便利措施为他们提供保障性住房,为1595户家庭分配了房源,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为我市人才引进、留住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