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3月30日 星期

召陵镇:精心描绘 乡村振兴大美画卷


(上接01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目前,召陵镇有百亩以上绿化苗木花卉园6个,盛郁园林有限公司被评为省园林绿化龙头企业;500亩以上种粮大户12户,实现了水利自动、施肥免耕、机械全覆盖的新型农业种植目标;拐张葡萄种植基地1200亩,全部推行无公害种植,亩均收入2万元;金利园晚秋黄梨种植合作社与安徽小岗村强强联手,被评为省林果业龙头企业;山园薄壳核桃种植基地获市科技推广进步奖;肉牛、鹌鹑等养殖形成规模化、产业化链条,牲畜出栏量位居全区第一。

激发内生动力,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乡土人才返乡创业、先进典型担任村“两委”干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白庄村建成18个高规格钢结构温室大棚,每年增收5万元。后油李村创新思路,将环境治理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将村内废弃污水沟连通,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周边污水有效处理,并在此基础上修建荷花池、村民娱乐广场。大徐村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发展模式,既带动了群众致富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殷侯村招揽乡土人才返乡建电子元器件加工厂,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召陵镇36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的1个。

倡树文明乡风,营造和谐氛围。加大群众文化场所建设力度,目前全镇有群众活动广场80多处、村级文化队伍67支,实现了村村有阵地、有器材、有队伍、有活动。在把雪霁花海主题小镇、后油李荷花塘等打造成网红打卡地的同时,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抓手,发挥白庄村敬贤堂等文化设施的作用,倡树文明乡风、建设人文乡村。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乡贤、好党员评选和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获评市级文明村9个、区级文明村8个、“十佳市民”6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民文明素养提升相结合,推动乡村文明提升和环境整治互促共进。

“今年,我们成立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专班将相互配合,突出抓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力装备产业,打造春秋古镇,为召陵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召陵镇党委书记李震信心满满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