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国霞 特邀顾问 刘志伟
1
1927年3月,直系军阀吴佩孚在河南大势已去,惨败之后只身遁入四川,数十万奉系军队沿京汉铁路乘虚长驱入豫,占领了河南大部分地区。当北伐军继续北进至驻马店、遂平一带时,驻守在漯河的吴佩孚部将靳云鹗鉴于许多直系将领已投诚革命,又看到北伐大军压境,形若危卵,便产生了投靠北伐军的念头。经郾城县委通过地方士绅积极策动,靳云鹗遂密派代表与武汉国民政府取得联系,率部倒戈,公开宣布脱离吴佩孚,改番号为河南保卫军。随后,靳云鹗在郾城车站东门外南边广场召开了河南保卫军成立大会。郾城县委负责人代表群众讲话,号召郾城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做地方的主人,坚决反对奉系军阀进驻郾城,引起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为迎接北伐军的到来,郾城县委紧紧抓住靳云鹗倒戈的有利时机,大造革命舆论,为革命鸣锣开道。“打倒列强”“打倒奉系军阀”“铲除土豪劣绅”的传单、标语、漫画遍布城乡各地,进步人士四处教唱《北伐歌》《国民革命歌》等歌曲,同时还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沿街宣传。
靳云鹗倒戈后,武汉国民政府派出以于树德为团长的慰劳河南军民代表团到达郾城,慰问郾城人民及靳云鹗的部队,并在漯河寨内南大街路东召开了千余人参加的大会,大会由郾城县委书记谢梅村主持。但此时,原同靳部一起倒吴、驻扎在郾城县城的吴部第八军受吴指令反水,趁大会召开之际,暗渡沙河,攻打车站。于树德正在大会讲话时,忽闻密报,于是宣布散会。谢梅村急忙拉着于树德等上了火车。顷刻间,枪声大作,火车呼啸着驶出郾城车站,向南方开去。
车到驻马店后,他们即赴驻扎此地的北伐军司令部,经于树德介绍,谢梅村与北伐军总指挥唐生智,政治部主任、中共党代表彭泽湘以及苏联军事顾问相见,并向他们报告了郾城的政治形势及民情、地理、地貌等情况。此时,奉军由北而来已进至郾城一带,其先头部队驻扎在问十附近。彭泽湘等人研究决定,速派谢梅村返回郾城,利用人地两熟的便利条件,侦察奉军布防情况。
谢梅村接受任务后,随即启程,经遂平、西平进入郾城西南问十,找到家住问十的党员张逸民。通过对一个进步邮差做工作,谢梅村换上邮差的衣服化装进入奉军防地,把沿途奉军的兵种、番号、人数、武器装备等情况了解清楚。随后,县委又密令分散在各地的党员、团员将当地奉军的布防情况一一查明。谢梅村返回驻马店,唐生智、彭泽湘等挂起军事地图,详细听取了谢梅村关于奉军布防情况的汇报。这个汇报对于北伐军全面准确地掌握奉军的布防情况,挥师北上击溃奉军主力,起了重要作用。
奋勇杀敌强渡沙河
2
1927年5月20日,北伐军中路第十六军沿京汉铁路北上,乘胜追击西平战役之溃败奉军于漯河一带。此前,败退漯河、郾城的奉军调集重兵,抢先依托沙河和澧河北岸的天然屏障,自黑龙潭经郾城县城、十五里店至大新店一线,修筑了一条长达60余里的河防工事,且又配备铁甲车、重炮、迫击炮、机关枪等重型武器,妄图凭借坚固的河防工事及其强大的火力与北伐军展开决战。他们还凭其优势,白天出动飞机向北伐军阵地扫射,夜晚则以探照灯及密集的炮火封锁河面。
为横渡沙河,进驻郾城、漯河,北伐军总指挥唐生智命令刘兴的第三十六军担任前锋,从中路主攻郾城、漯河,命令梁寿恺的暂编第三军从右翼进攻黑龙潭、翟庄、万庄守敌,命令安俊才部从左翼先渡澧河,进至阴阳赵、铁佛赵一线,继续强渡沙河,进攻敌人侧背。战斗打响后,第三十六军第三师周维寅部进到漯河南李岗村,进而由吴庄、丁庄、张庄一线向郾城发起正面攻击,第二师唐明哲部于万庄、挂刀营、杨冢、王庄一线从右侧攻击郾城,第一师廖磊部于占李、郭湾、邓湾一线,从左侧攻击郾城。5月26日,进入漯河一带的北伐军各部从沙河防线上向奉军发起猛烈进攻。先后发生了阴阳赵遭遇战、占李尹庄激战、十五里店激战、毛庄遭遇战,最为激烈的是漯河歼敌战。
26日早上7时,漯河北岸的奉军在万庄附近渡过沙河向南岸反攻。其一营兵力渡河登岸,另有一营正从右翼蜂拥渡河。负责此处防线的北伐军二师四团官兵趁敌立足未稳之际,集中火力,迎头痛击来敌。奉军多次组织冲锋,均被打退。敌恼羞成怒,遂调集兵力,用山炮、迫击炮、机关枪等接连不断地向南岸密集射击,妄图压制住四团火力,掩护强渡部队。
北伐军第二师师长唐明哲急令六团派兵前来增援,反守为攻。北伐军士气大振,沿堤厮杀,猛冲敌阵,肉搏达两小时之久,毙敌400余名,尸浮河面,河水一片鲜红。奉军不支,迅速败退。激战至27日,北伐军将士奋勇杀敌,终于摧毁了奉军赖以顽抗的沙河防线。北伐军强渡沙河,攻克郾城,迫使奉军败走,北逃临颍。
浴血奋战攻克临颍
3
临颍县是许昌的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奉军自失去两河天险、败退临颍后,其所属各部不断增援,同北伐军形成决战架势。当时,调集到临颍的奉军有:第十五军王树堂部之第四旅、第三十七旅、第四十五旅,野炮兵第四团,山炮兵第四团,第十七军之步兵六旅、骑兵一旅,第八军一部及飞机一队、坦克一队,总兵力10万之多。奉军在城南马沟河一线的大沟桥、夹壕王、前赵、后赵等村庄,大修工事,死守马沟河。
北伐军投入的兵力和军械装备都不及奉军。但此次战斗是关系到武汉国民政府安危的至关重要的决战,广大官兵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在城南、城东、城北三个战场与奉军展开了激战。
5月27日,城南北伐军第一师官兵面对奉军的疯狂进攻,毫不畏惧,沉着应战,连续打退敌十余次进攻。28日凌晨5时,师长命令向奉军发起攻击,第一团攻击贾庄、龚庙之敌,第二团攻击张陈、王街之敌,第三团为预备队,在大杨庄、洪陈店等村牵制敌军。各团官兵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勇猛冲锋,夺取了张陈,占领了王街、大周,追击溃退和增援之敌。铁路左侧北伐军兵力相对薄弱,战局十分危急,双方你进我出,激战6小时。至下午1时,北伐军增援部队到达前沿阵地,全体官兵同奉军展开白刃战,至下午4时,北伐军再次猛攻。奉军沿京汉铁路向北溃退,南线战场获得了全面胜利。
27日拂晓,北伐军第十一军军长、纵队司令官张发奎令副军长黄琪翔指挥第十二师、第二十六师攻击城东七里头一带奉军,并亲率总预备队正面跟进,向敌警戒部队靠近。黄昏时分,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向敌发起攻击,迫敌退守七里头阵地。虽经勇猛冲锋,仍不能克,双方相持一夜。28日拂晓,北伐军又发起全面进攻。奉军凭借兵力众多,工事坚固,且前有直射机枪,后有曲射、平射迫击炮,另有山炮、野炮的掩护,连连反击。双方交互冲锋,处于混战状态。中午,张司令员、黄副军长冒着生命危险,亲临前线指挥。全体官兵冒着枪林弹雨,赤胸露背,跃出阵地,全面出击,勇猛冲锋,在麦田里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战斗至下午4时,敌人全线溃退,北伐军遂克七里头和县城。
贺龙率独立十五师西进马沟河战场,主攻退守夹濠王一带的奉军。途经小商桥南宋抗金英雄杨再兴墓,贺龙堂弟贺锦斋赋五绝一首:“英雄杨再兴,无愧宋将军。赢得沙河死,千秋慕美名。”28日凌晨,贺龙指挥一团长贺锦斋、营长贺如松及四团长贺文选等,多次发起冲锋。奉军以马沟河为屏障,负隅顽抗。贺龙命主力直抄敌人右侧背,血战半日,占领奉军阵地。
蒋先云血洒战场
4
北伐军第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团长兼党代表蒋先云带领全团官兵,经过连夜急行军,于28日凌晨来到临颍县城外围,当即召集各营营长传达军部的战斗部署。他手指地图口述上级命令:现在敌军固守临颍,我军决定今天向敌军发起攻击。第十二师由十里头攻东门,独立十五师破小商桥,攻其南门。第二十六师绕道外场,攻其北门。本团为先遣部队,现命令二营为先锋,速派尖兵经瓦店至外场待命。
上午7时,二营尖兵已抵达外场。8时,蒋先云率领一营、二营及机关枪连、侦察队等赶到前沿阵地外场。这时,临颍城东传来激烈的枪炮声。蒋先云分析是第十二师已发起攻击,他担心十二师独战难以支持,于是命令立即策应,并马上派出尖刀连经辛庄、银庄搜索前进。当尖刀连行抵距辛庄六七百米时,发现奉军的排哨。部队即将该敌包围,把敌兵全部驱逐,占领了辛庄。接着沿敌足迹搜索前进,到离史庄800米之时,发现奉军的战壕,便开火攻击。但是在平坦的麦地里,毫无地形地物可以用做掩护,卧射则看不到敌人,立射又容易被敌军子弹击中。尖刀连便采取猛烈攻击的战术,以求迅速接近奉军。但奉军火力极强,士兵伤亡惨重。
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蒋先云奔赴火线,对尖刀连疾声高呼:“不要紧,我来了,打!”便率领一营、三营冲锋。由于敌火力甚猛,弹如雨下,北伐军尚未冲进第二线,即已伤亡三分之一。他们立即改变战术,派出尖兵,集中火力,步步推进,迅速撕开了敌人的封锁,迫使其溃退到史庄、符庄一带。蒋先云率一营、三营官兵乘胜追击,决心彻底消灭敌人。
当蒋先云率兵追到距敌1000米处时,突遭猛烈射击,官兵伤亡甚大,他左足中弹。士兵们前去救护,他不许,说:“脚伤了,没关系,还能骑马,我们必须杀退敌人。”二十六师师长吴仲禧迅即派通讯员令蒋先云撤离火线,包扎休息,并令第一营营长代他指挥全团,同时又命七十六团团长沈久成率全团前往增援。
但蒋先云杀敌心切,坚持战斗,对通讯员说:“请转告师长,不捉住张作霖,我决不下火线;现在临颍县城在望,我跑不动可以骑马。”然后解下自己的绑腿带,包扎好流血不止的伤口,不顾疼痛,翻身跃上一匹雪白的战马,手举指挥刀,率领百余名战士,冒着密集的弹雨,飞奔冲入辛庄南坡敌人阵地,奋勇杀敌。
1927年6月20日至24日,汉口《民国日报》分别以《临颍十里头之战》《临颍激战之经过》为题,报道了当时蒋先云浴血杀敌的英勇事迹。文章描述了蒋先云牺牲的经过:弹雨如注,蒋先云复受重伤,人与马都扑倒在地,而他仍然高呼:“冲锋!向前杀!”又说:“我已受伤,你们要死战勿退。”战士们答道:“请团长放心,我等决不后退,即使只剩下一枪一卒,也必定与敌拼命!”蒋先云鼓励说:“好兄弟!”当时有六七个士兵前来救护,蒋先云说:“来两个足够了,其余的上前杀敌!”就这样,蒋先云又拄着枪支,跨上战马,在两名士兵的护卫下,高擎着指挥刀向前冲去,全体官兵士气更加旺盛。突然,一颗炮弹飞来,随着炮弹的爆炸,一个弹片割断了蒋先云的腰带后穿入腹腔,血流不止。牺牲之前,蒋先云还挺身奋力呼喊:“冲啊!杀啊!前进!前进!”
临颍之役,击溃了奉系军阀主力。蒋先云亲临火线,奋勇杀敌,三次负伤,三次奋起。这位由毛泽东于1921年亲自发展的共产党员,同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一起到安源路矿发动工人运动的领袖,同蒋介石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表明“头可断,而共产党籍不可丢”的坚强勇士,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参考文献:
①《漯河革命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漯河市革命遗址通览》,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③《中共漯河党史人物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