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国霞 特邀顾问 刘志伟
1 积极支援北伐
在北伐军攻占郾城、漯河的战斗中,郾城人民及“红枪会”改编的农民自卫军,在中共郾城县委的组织领导下,冒着枪林弹雨,挑茶送饭,担任向导,救护伤员,帮助运输,袭击溃散之敌,有力配合了北伐军作战。
北伐军工作组奉命穿过奉军北舞渡至许昌百里防线北上。蔡庄党支部立即派得力人员护送其顺利到达目的地。奉军荣臻残部溃逃至颍河渡口时,当地党员率领老官田村农民自卫军进行截击。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奉军望风而逃。
奉军败退之后,又暗中派遣特务藏匿漯河,搜集情报,伺机破坏。宁香山等人察觉顺河街福音堂对面一家染房内窝藏5名特务,立即报告北伐军将其逮捕,并搜出了相关物证。经过审讯,根据特务口供,顺藤摸瓜,又捕获两名特务。
漯河战事结束,北伐军总指挥部从驻马店移驻车站西北角一家工厂内。在郾城县委组织下,工商各界代表协商后,在总指挥部附近搭台,召开欢迎北伐军大会。唐生智、彭泽湘等出席大会。县委负责人首先以郾城各界代表的名义致辞:“过去,我们郾城工商各界和居民群众,受尽了直奉军阀官兵的凌辱欺压。他们横行霸道,坐车、吃饭都不给钱,简直是一群官土匪。唐总指挥率领北伐军拯救我们于水火之中,让我们过上了安乐的日子。郾城广大人民群众向北伐军全体官兵表示衷心感谢!”
郾城车站的铁路工人也为北伐军歼击奉军做了大量工作。中共郾城县委工运部长兼郾城车站党支部书记马绍琴带领工人党员,在铁路工人中大力宣传北伐军讨伐直奉军阀的意义,揭露直奉军阀残害人民的罪行。他们根据中共豫区执委下发的宣传大纲,编印了“反奉歌”,在工人中广为传唱。此外,他们还组织工人参与北伐军铁道大队对铁路的修复工作。马绍琴派共产党员王既清带领部分工人直接到信阳柳林车站加入北伐军铁道大队,帮助维修铁路。
当北伐军重兵逼近漯河准备与奉军交战时,马绍琴又带领共产党员郑逢时、凌汉、王既清等冒着枪林弹雨,到漯河以南的郭店(人和)车站迎接,还向北伐军提供了奉军在漯河一带的布防情况,并自告奋勇担任北伐军的向导。当北伐军攻下漯河,向沙河北岸进发时,沙河水势陡涨,两军隔河相持,互相猛烈射击。为了不使军阀有喘息的机会,铁路工人立即行动起来,赶制土造铁甲车,运载部分北伐军冲到北岸,同敌人展开肉搏战。
北伐军追击奉军进入临颍境内时,当地党组织发动沿途人民群众,通过集会、写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热烈欢迎北伐军。
战斗打响后,在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下,北伐军政治部会同各界群众团体成立了救护伤兵委员会,下设总务、调查、茶饭、输送、医疗、看护6个部,发动群众踊跃参加战斗,支援北伐战争。许多农民主动为北伐军担茶送饭,贴布告,送情报,当向导,运送枪支,袭击溃散之敌。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当地“刘义会”“红枪会”带领会内成员高举大刀长矛,勇猛冲锋,堵截敌人。大捷之后,当地群众纷纷举行庆祝会、纪念会,欢庆胜利,悼念烈士。
1927年6月9日,汉口《民国日报》以《临颍追悼阵亡将士大会》为题,对十里头人民同第十二师在欢庆胜利之后,为死难的烈士举行追悼大会进行报道。两万余名群众和各界团体代表参加。群众杀猪宰羊,点烛焚香,隆重公祭。临颍县女子学校校长薛南卿任大会主席。他在祭文中说:“吾人备受奉贼压迫,望党军若大旱之望云霓。今奉贼已除,我民得享受安乐。吾人要知道这都是革命诸将的鲜血换来的,吾人要一致起来,完成烈士未完成的事业。”参会者群情激奋,一致高呼:“烈士精神不死!”“不清奉鲁,誓不回头!”
农民运动持续发展
2
1927年3月,毛泽东在武昌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以下简称“农讲所”),并亲自讲授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恽代英、方志敏、彭湃等都曾在那里任课工作。根据中共豫区执委指示,郾城县委选派共产党员蔡永令、和绍仲、张家修,舞阳党组织选派共产党员李令一、尚延年和进步青年尚振华,临颍党组织选派刘晋、张洛蒂、程守道等赴武昌参加农讲所学习。
农讲所主要讲授农民教育和农民问题,围绕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组织教学活动。讲习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员不仅学习了马列主义和农民运动理论,还参加了农村调查、军事训练及捉土豪劣绅、平息匪乱等实际斗争。农讲所里还设有特别训练班,主要是培训农民武装骨干,蔡永令参加了特别培训班的学习。
3月16日,河南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在武昌雄楚楼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召开,包括郾城、临颍在内的全省45个县的武装农民代表69人出席。大会听取了毛泽东、李立三、陈克文等关于工农运动的报告,通过了《河南全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宣言》《发展河南农民协会组织决议案》等11个决议和4份通电,拥护并要求武汉国民政府举行北伐进军河南,号召河南广大农民群众团结起来,建立农民协会及农民自卫武装,反对军阀,支援北伐战争。这次大会有力推动了河南革命运动,特别是农民运动的发展。
4月下旬,北伐军沿京汉铁路向河南进发。不久,前线急需人员在军前做政治宣传工作,便在农讲所学员中挑选了百余名河南籍的同志,蔡永令也随军北上。6月18日,农讲所学员学习结束,少数学员被派往部队工作,刘晋、李令一、和绍仲等学员返回当地,继续开展党的活动,发展当地的农民运动。
北伐军占领漯河以后,5月29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战区农民运动委员会派员抵达漯河,中共郾城县委组织当地各界群众热烈欢迎。根据漯河及附近各县农民运动开展情况,战区农委会均派人到各县从事农民运动工作。
战区农委会派遣袁正道、范璞甫、陈鑫、汪远4人筹备郾城附近各乡村农协事宜,并会同中共郾城县委、国民党郾城县党部成立县农协筹备处,将全县划分为五区,派人筹备分区农协。中共郾城县委以此为契机,同战区农委会同志一起加速培训农运骨干,立即举办了一期农民运动训练班,学员60余名。训练班开设政治课和军事课。政治课的内容是三民主义、农民协会组织法、农协与农民自卫军、党对农民宣言及决议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华民族革命运动史大纲、国民革命与世界革命以及各地农运状况等。军事课主要讲解普通军事知识并进行射击训练。
战区农委会派遣张耀南、雷则然、田振南、王可则4人到临颍从事农民运动,招收学员80人。训练班由张耀南等及共产党员王永寅、张树兰、凌邦干任教员,讲授马列主义和国民革命以及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等。
此外,战区农委会也派了两名同志到舞阳指导举办农民运动训练班,共产党员焦景青、董振宇、庞献岑等人授课。李令一、尚延年从武昌农讲所学习归来,加强了对训练班的领导。训练班主要学习发展河南农民协会组织案,河南省农民军组织大纲,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农民革命运动的方向道路、斗争方法,两广、两湖农民运动的形势和经验,帝国主义军阀和土豪劣绅残害人民的罪行,共产党关于农民运动的方针政策等,并研究开展本县农民运动的问题。训练班为期10天,训练农运骨干200多人。中共舞阳党组织还在训练班中发展了农民积极分子张鸿宾入党,壮大了党的力量,培养了大批农运骨干,为在全县广泛开展农民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风云突变革命失败
3
临颍战役歼灭了奉系军阀的有生力量,奉军退出河南。冯玉祥率领部队从陕西经潼关进军河南。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国民革命军与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在郑州、开封胜利会师。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党上层代表人物6月9日抵达郑州。同日,冯玉祥抵郑,并于10日、11日举行了“郑州会议”,就军事、各省政府组建、党务,特别是工农运动等问题进行了会谈,并达成了一致意见。
会议分析了河南工农运动的情况后,认为应限制和取消河南的工农运动。汪精卫、何健在会上大肆攻击两湖的农民运动和武汉地区的工人运动,说河南的农民运动虽不及湖南的农民运动严重,但也有反动派,有幼稚病,共产党搞阶级斗争破坏了国共合作,破坏了国民革命。他们认为国民革命已到了争舵的时候,要阻止河南农民运动仿效湖南农民运动,矫正其幼稚病。他们还认为河南的工厂很少、工人不多,无产阶级的组织很难在河南建立,只要关注手工业者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取消工人运动。他们认为解决河南问题的方法是尽快建立县、乡、区自治机关,彻底纠正原河南各级党部和农协的做法。特别是要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农村自治机关,把农民协会纳入农村自治机关,反对一切权力归农会。在城市,用自治机关调整劳资关系,解决劳资冲突,使双方都能接受,实际上是反对向资本家斗争。会议还要求“清党”“分共”。冯玉祥也觉得要打倒北洋军阀,完成国民革命,就要“清党”“分共”和限制工农“越轨”。
汪精卫等国民党上层人物回到武汉后,解除了苏联顾问鲍罗廷的职务,加快了镇压工农运动、进行“清党”的步伐。冯玉祥于6月20日至21日,到徐州同蒋介石会谈,表示坚决“清党”“分共”。中原会师后的冯玉祥对中国当时的政局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郑州会议”之后,冯玉祥政治态度急剧右转,蒋、汪、冯合流,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扭转了原来蓬勃发展的河南革命形势,轰轰烈烈的河南大革命运动失败了。
参考文献:
①《漯河革命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
②《漯河市革命遗址通览》,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