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4月6日 星期
围绕“一个中心” 处理“两个关系” 攻克“三个难关” 办好“六件实事”
今年全市残疾人工作重点确定


本报讯(记者 王艳彬)“2020年全市残疾人工作争先创优亮点纷呈:文化助残全国领跑,就业创业全省领先,康复质量全面提升。全年康复服务6653人,康复救助830名残疾儿童;培训残疾人1084名,帮助923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4月2日,在2021年全市残联工作会议上,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高德罡总结了去年的成绩,安排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处理“两个关系”,攻克“三个难关”,办好“六件实事”,奋力开创我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个中心”就是要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中心。今年,我市将着力提升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各项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紧盯残疾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更多残疾人共享发展红利。

“两个关系”,一个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另一个是一老一小的关系。所谓“当前”,就是今年的目标任务。市残联将聚焦目标任务,突出亮点特色,打造一流品牌。所谓“长远”,就是“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科学谋划残疾人事业发展,为残疾人谋取更多福祉。所谓“一老”,就是残疾人养老和托养问题。市残联将主动协调民政、卫健等相关部门,将残疾人纳入公共养老服务范畴,探索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扩面至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将低收入家庭、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低保范围;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和意外伤害、补充养老、补充医疗等商业保险,有效解决残疾人及其亲友的后顾之忧。所谓“一小”,就是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问题,将围绕每月一次讲座、一次评估、一次督导、一次走访、一次活动、一次安检“六个一”活动全面展开,切实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

攻克“三个难关”。一是各县区残联将力促已脱贫建档立卡过渡期内“四个不摘”政策落实,实现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二是重点做到“授技赋能”,大力促进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和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业态就业;培育更多的就业创业孵化团队,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新项目,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自主创业。三是各县区将着力强化乡村两级组织,全面调动基层人员的积极性,切实在全省、全市打造一流的服务品牌。

办好“六件实事”。一是做好康复服务工作,强化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充分发挥社区康复站的作用,完善残联系统康复机构服务标准、服务规范。二是持续推进辅具适配工作,扩大辅具服务网络覆盖面,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精准的适配服务。三是做好教育扶贫工作,提升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水平,对我市困难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大学生子女实施救助。四是做好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积极落实盲人、聋人特定信息消费支持政策,提升残疾人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无障碍水平;紧贴群众需求,对有实际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五是做好两项补贴政策宣传、申请复核等工作,尽可能让更多残疾人及时享受两项补贴政策。六是做好宣传工作。今年,市残联将大力举办残疾人书法篆刻艺术展、书法篆刻进校园、作品拍卖会等活动,进一步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