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4月15日 星期

我市全面推进产业扶贫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本报讯(记者 张俊霞 通讯员 李光辉)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契合点,从项目谋划、载体建设、龙头带动、基础配套、运营管理、利益联结等方面综合推进,初步形成产业扶贫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强化项目库建设,确保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我市对照农业农村部《2021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积极谋划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库对接。“十四五”期间,全市共谋划农业农村重点项目236个,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9大类,总投资203.61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共谋划录入项目库项目710个,资金规模44731.99万元。其中,产业项目450个,占比63.38%;资金规模26062.45万元,占总资金规模的58.26%。

强化载体建设,确保与特色产业培育有效衔接。我市出台《关于开展全域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联创”。“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0个,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探索建立政、银、投、保、担“五位一体”的涉农信用担保贷款体系。

强化龙头带动,确保与推进“三链同构”有效衔接。市政府出台《关于持续推进“三链同构”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农业产业化主体培育,强化龙头示范带动,激发生产要素活力。重点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发展势头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等。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行动、高效种养业发展行动等“十大行动”,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个,居全省第一方阵。

强化基础配套,确保与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有效衔接。重点选择上级支持的冷链、仓储、电子商务、道路等产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对接,着力补齐“三农”领域产业短板,促进农业产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进“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地区主要旅游景区、资源产地、农业示范区、产业园区等主要经济节点的对外连接公路建设。

强化运营管理,确保与防范产业发展风险有效衔接。我市出台《关于加强扶贫资产管理的实施方案》,实行“3+2”扶贫项目联动管理办法,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持续发挥效益。对全市实施的863个产业项目加强跟踪问效,做到有效管控风险、及时化解风险,持续提升龙头企业、带贫基地、扶贫车间的带贫能力。

强化利益联结,确保与落实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有效衔接。我市对已建项目利益联结机制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巩固期内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问题。对2021年新建的产业扶贫项目,做到由到村到户为主向到乡到村带户为主转变,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注重后续产业培育,切实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