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4月19日 星期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鼓起村民钱袋子
——翟庄街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二)

■本报记者 李丽娟 朱 红

通讯员 董卓然

“村里每年都给俺们交合作医疗保险,每月给7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春节还发钱和米面油,别的村可羡慕俺们了。”近日,记者到召陵区翟庄街道英杨村采访,聊起现在的生活,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

依托“城中村”改造优势,英杨村党支部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发展理念,抓班子带队伍,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经济实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为让村民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英杨村“两委”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英杨村只是翟庄街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翟庄街道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目前,辖区10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有5个,50万元至100万元的有5个。

“做大集体经济这块‘蛋糕’,关键要靠村党支部这个‘车头’来引领。”翟庄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清亮表示,只有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才能切实提升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过去几年,冯庄村党支部在探索如何当好村民领头雁的路子上取得了新突破。该村党支部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求“两委”成员围绕经济建设,积极招商,发展村办企业,不断挖掘经济增长点,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20万元。

为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迸发出新活力,翟庄街道党工委专门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揽发展大局,采取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其中,翟庄村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场院,兴建建材市场对外出租,对铁东农贸市场重新进行改造,出租门面房1万余平方米,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近600万元收入;英杨村通过“城中村”改造,用村内道路、坑塘等集体资产置换了门面房和幼儿园,每年为村集体带来400余万元收入。

同时,翟庄街道多管齐下、多点发力,致力培育一支村(社区)领头雁队伍。

选优村“两委”。全面完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和每村有一名35岁以下青年干部的目标任务,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敲响警世钟。多举措教育村(社区)“两委”干部用好权、守好廉、尽好责,当好群众致富的“领路人”。锤炼基本功。村干部每天早上开碰头会,街道党建办定期对村干部在岗情况进行督导;组织党员干部学理论、学业务,提升发展经济的能力;组织党员、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管理,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如今,翟庄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潜力逐步显现,一幅乡村美丽、生活富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