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4月21日 星期

“拆墙透绿” 拆出开放共享空间


■徐根兴

据报道,浙江省衢州市启动实施“拆墙透绿”行动以来,233个“大院”的围墙已拆或正拆。拆掉各种挡在政府和人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围墙”,是一种亲民、开放、共享的实际举动。

在不少地方,居民小区由围墙分割,基层政府大院也普遍用围墙包裹起来。但是,有“围墙”的政府不能成为“围墙政府”。一旦门难开、事难办,就会拉远与百姓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拆墙”就是要让“围墙政府”变成“透明政府”。

政府“拆墙”,让似乎有点严肃、神秘的政府大院变成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有助于营造祥和的社会氛围、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

当百姓能够经常自由进出政府大门,还相当于增加了公务人员微调研的频次,减少了运动式调研、形式主义调研。了解情况多了,决策和执行就会更多考虑群众的感受,群众工作的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会真正变成党政干部的思维自觉和行为自觉。

近年来,各地在“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或“不见面审批”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方便了人民群众办事。但随着网上办事的普及,官僚主义出现了一个变种,叫“电子官僚主义”。有学者对这一现象作了画像:“门难找”“脸不见”“话不说”“事不成”。技术手段的进步,不是为了营造一个冷冰冰的世界。城市数字化转型,不应成为懒政的借口。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有形的墙拆掉了,关键还要把心里的那道无形的墙拆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总之,基层政府拆围墙看似小事,实际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是从形式到内容两方面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提升人民群众信任度的具体体现。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