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 红 通讯员 李 哲)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召陵区东城街道创新形式载体,引导干部群众以学促干,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办实事的工作动能,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和14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制订学习计划,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创新形式,丰富内涵。抓实机关干部学习教育。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开展清明祭奠先烈活动,听专题党史讲座,每天集体观看《党史故事100讲》,定期召开党史学习分享会,观看红色电影并写观后感等。强化村(社区)学习教育。各村(社区)邀请辖区内老党员、老干部讲述历史故事。突出特色,打造“三个一”。创建一个党史学习角,设立专柜,摆放党史学习教育书籍。记好一本党史学习笔记,每周开展党史学习笔记大评比活动。在第一次党史学习笔记大评比活动中,10名干部的笔记记得特别好。目前,这10本笔记正在机关干部中传阅。打造一个党史学习小课堂。收集整理党史学习教育资料,通过微信工作群等系统介绍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打造“身边的课堂”,确保党员干部“不漏学”“不掉队”。
以学促干,成效明显。把党史学习教育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在漯河高速南站扩建项目中,街道党员干部与村干部不分昼夜地测量、统计,仅用四天时间就完成了52户农户土地的征迁任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张庄村、高庄村、刘庄村利用村内废弃的坑塘、荒沟,修建了游园、文化广场等,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信访维稳工作相结合。街道领导干部轮流接访、化解积案,各村(社区)全面排查信访隐患,确保辖区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