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4月26日 星期

讲述好故事 弘扬正能量
——民间艺人白金山作品的艺术特色

■张盼盼

近日在网络平台上观看了由民间艺人白金山老师演唱的河南坠子《爱心粥棚》(乔聚坤作词),我顿觉神清气爽,就像吃多了大鱼大肉,突然吃到奶奶做的捞面条那般亲切温暖。坠子声起,那种藏在记忆中的乡愁情结被勾起,想起夏日的晚上,在村里的场地上,坐在爷爷奶奶身边听拉弦的艺人说《花木兰》、唱《杨家将》、侃《老来难》。这种情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曲艺艺谚讲:“不隔语,不隔音,紧要的是不隔心。”生活是艺术的来源,生活积淀的厚度成就河南坠子的高度。河南坠子《爱心粥棚》以临颍爱心粥棚负责人郭丽丹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郭丽丹不计个人得失开办爱心粥棚,让环卫工人免费就餐的故事。她面对质疑不放弃,几年如一日帮助困难群众,被评为河南省慈善工作先进个人、漯河市最美志愿者、感动漯河2015年十大年度人物。《爱心粥棚》经白金山老师演唱后,先后获河南省第七届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和2020年度漯河市市级文艺精品奖。这出坠子自2020年初创作至今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却已演出300多场。白金山说唱团在临颍县巡演这个剧目,尤其是到熟悉郭丽丹事迹的社区演出时,群众常常赞不绝口,要求加演。生动的唱词和白金山精湛的演技,将郭丽丹身上的人性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演出了老百姓心中对真善美的定义。这篇作品从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着手挖掘素材、提炼主题,讲述好故事、弘扬正能量。

白金山老师出生于平顶山郏县黄道乡,9岁师从本村民间艺人刘水祥老先生学习河南坠子,在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勤奋努力下,他11岁开始登台演出,之后跟着刘老师走街串巷演出。演出剧目常以《杨家将》《包公案》《呼家将》等长篇大书为主。二十多岁到漯河临颍演出时,遇到一生真爱,遂定居临颍,成为一名漯河人。白金山老师常年在农村生活,凭着长篇大书文化底蕴的积累,以及对农村、农民的朴素情感,善于从浅处着手,用生动感人的情节、农民喜闻乐见又通俗易懂的戏词,向十里八村的农民宣讲身边典型及农村新貌。他的作品都是用极具故事性的微观叙述,以小见大,寓理于事。

河南坠子作为曲艺的一种,是中华文艺大观园中一门独特的听觉表演艺术,主要通过“说”和“唱”来叙事、表情、描绘。唱词浅显易懂,乡间俗语穿插其中,常常用起伏跌宕的旋律和细腻的唱腔来强化表演的艺术性。河南坠子具有形式灵活、短小快捷、成本较低、通俗易懂、宣传作用明显的特点,因此被誉为“文艺轻骑兵”。很多河南坠子演员往往多才多艺,能创造“一人一台戏”的效果,白金山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白金山近些年来以演唱新曲目为主,如《爱心粥棚》《好民警陈晓磐》《十九大精神传天下》《中国近代史》《作风转变暖人心》《陈书记扶贫记》《远离邪教牢记六关》等好段子;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他创作并演唱的《越是艰险越向前》在“学习强国”APP上播放,广受好评。从这些曲目名称上不难看出,白金山老师的作品紧跟时代,通过歌颂模范人物和新时代的英雄人物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演出这些作品时,白金山老师在唱腔唱词的处理上充分结合本地群众的语言音调,依字行腔,以腔带字;为了使唱腔具有本土化特征,白金山老师换地演出时会临场变动唱腔,受到观众的青睐。白金山老师曾骄傲地说:“用河南坠子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村民听得懂、记得住,更易于接受,已有不少村民能哼唱出戏词里党的好政策。”

河南坠子是以听觉为主的艺术,依靠演员的唱腔塑造人物、抒情言志,而唱腔的首要功能在于它的叙事性,即通过唱腔与唱词的结合来编演故事和叙述故事情节。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开始就要具备舞台意识,留给演员足够的表演空间,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同时也要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情节和唱词。白金山老师作为演员,大多会参与到创作中,他非常清楚自己音色的高低缓急,让作者根据自己的优势写出唱词,不仅唱着顺口,还特别受观众欢迎。我与其合作的河南坠子《两桌酒席》中有描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段唱:“小王他吃着蒸馍睁开了眼,一句话说得众人泪涟涟。小王说,我梦见了俺的娘,她一口一口喂我把饭吃。我死里逃生睁开了眼,原来是这位大娘救了俺。孩子,你就把我当成恁娘,吃吧,你吃饱了我的心才能安。”白老师经过几番修改和调整,对唱腔进行润色。这段视频在网络短视频平台发布后受到好评,引来几位爱好者的合拍。

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白金山老师善于从电视、网络、书本学习,也时常借鉴豫剧、曲剧、越调、三弦书、锣鼓书等姊妹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特色、唱腔语汇和审美表现方法。他的唱腔博采百家又独具一格,善于运用各路唱法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常常根据段子内容和人物性格创编新的曲调和唱词,具有“一戏一腔”的个性特征;更为奇特的是,他的唱段有点像佛家所言的“法无定法”,没有固定的音乐设计,面对同样的唱段,唱腔会根据场合的不同有所改变。他演唱的段子极具通俗性,容易产生画面感,引起观众的共鸣。例如《爱心粥棚》中:“仔细看饭菜样式真不少,热腾腾的冒着烟。暄腾腾的大蒸馍,热乎乎的米稀饭,香喷喷的小油馍,红茹茹的茶鸡蛋,外焦内软的水煎包,长长的油条并着肩,豆腐白菜粉条菜……环卫工一看心喜欢,你先我后来用餐。”这段唱腔吐字清晰,乐句之间的过门少而短,说与唱随机交替,形成一种半说半唱的独特效果。听到此就很容易联想到唱词中的画面场景,让人如临其境,代入感非常强。

白金山老师经常受河南省曲艺家协会邀请参加各类采风创作演出活动。他的演出风格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可,虽未成门立派,如今也收了数十位徒弟,使自己的艺术风格得以传承和发展,为河南坠子这门艺术的薪火相传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白金山老师一直深爱着河南坠子,这一辈子的理想就是能把河南坠子唱进民心,把它发扬出去。如今河南坠子日渐式微,从业人员和观众年龄普遍较大,面对传统文化的没落,期盼政府能对曲艺文化多一些扶持,更希望白金山老师这样的艺人能坚守住这门艺术,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创新,继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守曲艺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白金山(左)在农村演出(资料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