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4月28日 星期

以体育塑造城市之美


■本报记者 杨 光 陶小敏

五月的沙澧大地,将迎来多项体育赛事活动。2021漯河龙舟公开赛,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跆拳道资格赛、武术散打资格赛、田径项目(中长跑、马拉松)体能测试赛,2021年全国U17青少年篮球比赛女子决赛等一系列高水平的大型赛事即将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奋力拼搏。

近年来,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输送的一批高水平运动员在国内外赛场取得了辉煌成绩,助力中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各种大型体育赛事接连落户我市,不仅点燃了运动健儿奋力拼搏的激情,还点燃了市民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情。无论是晨曦微露,还是华灯初上,我市各大游园、广场不乏健身的人群,他们用运动诠释奋斗之梦,以健康的体魄塑造着城市的美。

2020年8月8日,漯河市“全民健身日”活动开幕式在市体育场举行(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杨 光 摄

1国际赛场的漯河骄傲

第32届东京奥运会临近,参赛运动员进入备战的关键冲刺阶段。在国家赛艇队中,有一位姑娘一直备受我市市民关注,她就是吕扬。

吕扬出生于1993年。小学三年级时,身材高挑的吕扬代表学校参加体育比赛,被市体育运动学校射箭队教练刘鹏选中,开始了她的运动生涯。2008年底,1.83米的吕扬又被河南赛艇队教练看中,到河南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接受皮划艇训练。从此,她在赛艇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2016年,吕扬参加里约奥运会,在女子双人双桨项目获得第11名,虽然没能进入A组决赛,但吕扬的名字从此引起所有漯河人的注意。

2018年世界赛艇锦标赛,吕扬在赛艇女子四人双桨项目获得第四名。

“虽然输了比赛,但我们没有灰心,认真进行了总结。教练要求我们从思想上去改变,要敢打敢拼,主动出击。”吕扬说。

经过一年的沉淀,2019年,吕扬和队友连创佳绩,获得了2019年世锦赛、世界杯和亨利杯等多项国际大赛的冠军,赛艇女子四人双桨成为目前中国赛艇实力最强的项目。同时,吕扬和队友担负起中国赛艇队在东京奥运会的夺金重任。

“这是压力,也是荣誉,既然在这个位置,我就必须要证明自己可以胜任,让队友信任我,让所有人相信我可以。”吕扬说。

目前,吕扬正在跟随国家赛艇队在北京进行紧张的集训。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时间越来越近,对于吕扬来说,实现梦想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赛艇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现在的目标就是奥运会冠军。”吕扬说,东京奥运会推迟一年举行,这段时间更要调整好心态,让自己再次达到巅峰状态。

2020年7月,吕扬在漯河游泳馆训练(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杨 光 摄

漯河体育人演绎无限精彩

2

20世纪,漯河曾经四次获得全国“田径之乡”的称号(1983年、1986年、1990年、1994年),培养出不少体育健将。进入新世纪,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演绎一个又一个精彩,他们先后在世界锦标赛、亚运会等国际性比赛中获得10余枚金牌,在全国综合性大型赛事获得86枚金牌,在第二届全国青运会获得9枚金牌。

我市培养输送的散打运动员孔洪星获得了2014年仁川亚运会男子散打比赛60公斤级第一名;武术选手申国顺获得2014年仁川亚运会第一名、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第一名、2019年世界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56公斤级第一名;刘航获得2014年仁川亚运会赛艇男子八人单桨第一名;游泳选手张馨予获得2015年世界杯游泳比赛女子200米蛙泳第一名、2016里约奥运会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第四名;游泳选手王海冰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赛第四名;盛文倩获得2019年第十四届亚洲射击锦标赛第二名;孟龙祥获得2020年全国跳伞冠军赛暨全国室内跳伞冠军赛四人造型第一名、集体定点第一名、花样跳伞第一名;王淑一获得2020年中国BMX自由式联赛总决赛(团体赛)自由式小轮车第一名。

成绩的背后,彰显了我市几十年基础体育教育的深厚积淀。1986年,市体育中学正式组建。1997年,市体育中学更名为市体育运动学校。随后,市体育运动学校大力拓宽体育后备人才选拔渠道,向上级培养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学校连续两届被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中长跑和投掷国家级单项基地、摔跤和柔道省级单项基地。

为推动全市青少年体育活动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主动融入学校体育。我市成功创建省级俱乐部5个、省级幼儿体育活动基地14个、25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我市还拥有40个市级业余训练网点、训练基地,25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基地。这为各类优秀体育人才不断涌现创造了条件。

我市先后建成了大型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和国家级体育公园沙澧河风景区,这些专业场地提高了我市竞技体育训练水平、丰富了全民健身场所,也承接了一系列大型高水平体育赛事,提升了城市形象。

今年以来,我市制订了《漯河市普及小学生游泳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先期在漯河市实验小学、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漯河小学三所市直小学进行试点,在校二年级学生每周上一次游泳课。后期将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陆续推广,全面普及。

3全民健身扮靓城市名片

每天早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传承人李洳波都会早早起来,到澧河畔的心意六合拳训练基地练功。虽然年逾古稀,但他身手矫健,动作刚劲有力,丝毫不输年轻人。

李洳波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多年来,他全身心投入传承心意六合拳事业,助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这些年,我市举办了全国心意六合拳研讨会、全国心意六合拳交流大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展演大会、河南省心意六合拳大赛等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心意六合拳爱好者参加。

“目前,心意六合拳的培训已经在学校、机关、乡村大面积铺开,参与培训的人数在10万以上。”李洳波自豪地说,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心意六合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克服困难、勇于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

近年来,我市在弘扬传统武术文化、打造体育品牌赛事上下足了功夫。2005年至今,我市连续承办了13届中原大舞台武术展演活动,同时,每年都举办“武韵中原”河南省传统武术比赛,不断推动全市武术的传承和创新,促进全民健身蓬勃发展。

目前,我市共建有体育场地8043块,总面积500多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1平方米。城市社区健身站点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健身站点覆盖率达到90%,全市“十五分钟健身圈”已经形成。

我市有8000多位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在城乡各地引领全民健身,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队、户外运动群、跑步团、鞭陀健身队等体育社团数不胜数。我市全民健身运动遍地开花,群众健身设施日趋完备,通过全民健身的引领带动,我市培养出不少具有漯河特色的群众体育赛事品牌。其中,舞阳县农民篮球、临颍县校园足球、郾城区健身气功、源汇区大课间活动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基层健身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左武善是我市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他还是漯河市鞭陀协会会长、空竹协会负责人。左武善对我市近年来全民健身的发展深有感触,他认为这些年来,漯河市的全民健身进步明显,通过各方的努力,市民参与健身的热情大大提升,实现了从“要我健身”向“我要健身”的转变、从“我爱健身”向“我会健身”的转变。

体育激发城市新活力

4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承办精品赛事、打造城市名片、提升漯河知名度”放在首位,坚持以承办赛事活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我市成功承办了2009年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2010年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2010年世界男排联赛(中国漯河赛区)、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201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2013年中国国际男排精英赛等20多项国际比赛,还有全国青少年U系列橄榄球比赛、全国女排超级联赛、全国乒乓球俱乐部甲A比赛等高水平比赛100多项1500多场次。

沙澧河风景区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体育公园,是河南省首个国家体育公园。2020年,省体育局和市政府签订了共建协议,在我市成立了豫中南七市体育联盟。同年,我市又获得“世界徒步示范城”称号,豫中南体育赛事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年来,我市开发出龙舟公开赛、汽车越野赛、环沙澧河国际马拉松赛、环沙澧河国际徒步大会、中原骑游节、环沙澧河自行车公开赛、全国广场舞大赛、“幸福沙澧出彩漯河”十月嘉年华活动等一系列新型自主品牌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体育爱好者参与,带动了文化旅游业发展,赛事经济已成为促进我市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演绎着精彩。

大型赛事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影响是多方面的。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赛事申办组织、特色品牌打造、竞技人才培养、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并积极融入大体育、大健康概念和“体育+”思维,引导体育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向多业融合转型。目前,全市共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42个单项体育协会,21个体育俱乐部,各级各类健身场所200多家。“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销售体彩15.59亿元,筹集体彩公益金4.36亿元。

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和红红火火的群众健身活动,增添了漯河这座城市的活力、魅力,形成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格局,最终让城市兴起来、强起来、动起来。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