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4月30日 星期

宣讲接地气 学习立体化 服务零距离
——召陵区天桥街道党史学习教育掠影

■本报记者 李丽娟 通讯员 赵 琼

“肖大爷,您好!我又来跟您一起学党史了!”4月26日,社区党员志愿者王艳带着学习资料来到老党员肖宗欣家,准备给老两口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顺便再帮他们晒晒被子。

这个“送学上门”场景,是召陵区天桥街道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涵、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的一个缩影。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天桥街道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谋划特色活动,以接地气的宣讲方式、立体化的学习方式、零距离的服务方式,迅速掀起党史学习热潮,实现了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凝聚群众的目标,以昂扬的精神风貌、有效的社区治理迎接建党100周年。

宣讲接地气

党史学习活起来

“3515小区的居民们,‘小板凳’宣讲队来了!”近日,随着小区党支部书记袁海平的一声吆喝,十来个居民搬着马扎、小凳子来到楼下。见大家都坐好了,老党员苏永福便开始了他的党史宣讲……

据了解,近日,天桥街道组织老党员、小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分包干部等成立“小板凳”宣讲队,利用周末和“八小时之外”的时间,走进小区开展党史宣讲,受到辖区居民的欢迎。

同时,由社区干部、志愿者组建的“送学上门”小分队,走进行动不便的老党员、老干部、残疾人家中,为他们读党史、话党恩。

此外,“四点半课堂 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在天桥街道各社区广泛开展,由教师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组织青少年诵读红色故事、红色诗歌,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学习立体化

党员干部动起来

“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建设美丽天桥。亲爱的党员同志们,今天‘微直播’的题目是《重温长征故事》,请大家晚上7点整准时上线收看收听。”每次收到这样的信息,漓江路社区的党员们都会提前准备,准时参加学习。

线上“微直播”活动是天桥街道立体化党史学习的一个方式。截至目前,天桥街道已开展线上“微直播”活动12次,直播浏览量近6000人次。

在学习方式上,线上线下联动学习。在“最美天桥”微信公众号设置“党史学习”专栏。在漓江路社区、滨河路社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线上“微直播”活动。利用“学习强国”“漯河发布”“精彩召陵”等平台,引导党员干部利用零星时间学习。在社区图书室、字圣书苑设置党史学习教育专区,购置学习资料1000多本,方便党员群众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多种多样增强实效。专题学习法,即街道党工委专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学习研讨。现场感悟法,即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党员等走进市革命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馆集中学习,感悟初心使命。主题报告法,即邀请市委党校教授、老干部开展集中学习辅导。日常学习法,即每天利用晨会时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活动。

服务零距离

党史学习见实效

从倡树文明新风到志愿服务需求征集,从安全生产排查检查到邻里矛盾纠纷协调化解……党员干部走街串巷、进家入户,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力量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动力。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天桥街道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迅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群众得实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实效。

成立“三问于民·天天敲门组”。由街道综治、民政、创文等科室工作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组成6个工作组,走进小区和楼院,与群众交朋友、唠家常、听意见,架起党群沟通的桥梁。

依托志愿者党委整合辖区志愿服务资源,每周六在烟厂花园广场开展“学党史 践初心 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大集活动。把原本在志愿者服务中心开展的“志愿服务大讲堂”活动搬到各社区(村)开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服务。依托“先锋天桥”云平台,推行志愿服务“在线点单—志愿者服务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服务制,开通24小时志愿服务热线电话,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两个月来,天桥街道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50多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800多件。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