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癌症患者而言,其生活习惯是主要的致癌因素。比如,饮食习惯不合理,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缺乏运动,体重超标;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导致家庭成员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中,从而影响人体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降低机体免疫力,直接或间接诱发癌症。据统计,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我国约有45%的癌症可得到有效预防。
尽管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癌症,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所以,对癌症早诊早治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早诊断癌症,就要注意身体已经发出的异常信号,例如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皮肤或黏膜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听力异常;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等。
当身体出现可能与癌症相关的危险信号时,应给予重视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但是,我们平时也不能完全依靠观察自身症状来发现癌症,重要的是通过定期体检实现癌症的早期发现。目前,可以通过以下检查快速实现部分癌症的早筛:
1.食管癌:胃镜检查。
2.肝癌:抽血检测甲胎蛋白以及超声检测。
3.乳腺癌:钼靶和超声检测。
4.肺癌:CT检查。4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筛查一次,长期吸烟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
5.子宫颈癌:可通过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的DNA检测进行筛查。
6.鼻咽癌:可通过血清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鼻咽纤维镜等手段进行筛查。
7.甲状腺癌:可通过超声、甲状腺功能检测进行筛查。
8.白血病:可通过血常规、血生化、骨髓穿刺等手段进行筛查。
无论是预防癌症还是早筛癌症,家庭成员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发现危险信号时,及时提醒其尽快就医。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家庭防癌的第一责任人。
市健康教育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