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的陶响球
声响玩具是中国出现最早的儿童玩具品类之一,从考古发现可以推测,原始社会的孩子或已玩这类玩具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距今约5000年的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上,出土过一种陶制圆球,由于其内部中空,贮有弹丸和石粒,摇动时沙沙作响,故名“陶响球”。后世不少声响玩具,是在陶响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比如下图这件灰陶响鱼,腹部中空,内有陶丸,拿在手中摇晃,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和今天的摇铃几无区别。其质地虽然原始,但灵动的鱼尾叫人无法不佩服汉代塑形大师的奇思妙想。
中国古代三大益智玩具
古代智趣类玩具颇多,有益于启蒙开智,促进动手能力,七巧板、鲁班锁、九连环堪称中国古代三大益智玩具。
七巧板是古老的益智拼图玩具,可拼成各种人物、动物、桥、房、塔等,是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力的好伙伴。英国学者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古代榫卯结构制成的可拆装益智玩具,托名木匠祖师爷鲁班,故名“鲁班锁”。今天的益智玩具中仍可看到它的身影。九连环也是古代著名的益智玩具,《红楼梦》里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这些玩具看似简单,但设计科学巧妙,几个简单的部件,就变幻无穷,玩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甚至还需要大量创新思维。充分体现了古人博大精深的智慧。
出现于晋代的竹蜻蜓
竹蜻蜓出现于1700多年前的晋代。手动快速旋转,可以使其飞升。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
鲁迅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从古至今,爱玩都是儿童的天性。很多古代玩具以不同形式留存下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的经济、思想和文化面貌。据《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