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而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折射出各级党委落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体责任越来越实,离不开市县党委巡察工作的强力推动。
巡察是政治巡察,是对被巡察党组织落实政治责任的“政治体检”。市县巡察机构紧扣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坚持“三个聚焦”,开展政治监督,查找政治偏差。
巡察中,市县巡察机构始终紧盯“责任”二字,紧密结合巡察任务,制订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巡察问题清单(52个问题),乡(镇、街道)个性化问题清单(25个问题)、村(社区)个性化问题清单(59个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体检”,着力发现和解决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履行、任务推进、纪律执行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我们以巡察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坚决有力的整改措施、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提速提效。”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市创建“五美庭院”36800户,新改建农户厕所45036户,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居全省第一。
坚持人民立场 回应群众关切
舞阳县章化镇简城村80岁的老党员王兰营逢人便夸:“巡察组帮我们村里修好了路,现在出门可方便了!巡察组真是群众的贴心人啊!”“以后再也不用天天闻臭气了,感谢巡察组帮我们抽走了臭水。”临颍县台陈镇张陈村村民高兴地说。群众的一张张笑脸、一句句感谢是对巡察工作最大的肯定。
群众的呼声就是使命,群众的期盼就是责任。市县巡察机构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课题”,紧盯基层民生“小切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群众路线,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市县两级巡察组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双脚沾满泥土,到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护民利,通过巡察村(社区)党组织,累计推动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595件,切实发挥巡察党内监督利剑和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
坚持人民群众痛恨什么、反对什么,就重点巡察什么、纠正什么,重点关注群众反感的“冷、拒、横、推”问题,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反映的具体、可查性强的问题和问题线索,要求被巡察党组织立行立改、边巡边改,“短平快”地解决问题,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巡察,先后移交查办了舞阳九街镇屈岗村6名村“两委”干部虚报冒领危房改造款“窝案”、源汇区问十乡望天村党支部书记索取群众危房改造费等一批典型案例,受到群众高度认可。
注重成果运用 推进有效衔接
巡察监督让各级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政治能力不断提升。“过去我们长时间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巡察都解决了,基层干部思想和作风有了很大转变,扫清了制约乡村发展的障碍,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源汇区问十乡党委书记在巡察“回头看”反馈时说。
巡察整改关键在“整”,要害在“改”。每轮巡察结束后,市委书记专题会暨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集中听取市委巡察组汇报,市委书记点人点事点问题,对做好问题整改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开展日常督导和“巡后直督”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领域各种问题整改。
按照会议点评和督办要求,市交通运输局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临颍县、召陵区、郾城区荣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称号,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99.7%。
结合巡察发现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以及近郊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干部缺乏教育管理、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在全市范围开展“扶贫领域以案促改乡村行”和“近郊乡镇村居以案促改”专项行动,开展警示教育2400余次、教育党员7.9万余人次。
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市委大力实施“夯基垒台”行动,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组织建设,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巡察累计转化提升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139个,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