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13日,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赛项在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漯河第一中专”)西校区举行,唯一代表我省参赛的选手、漯河第一中专学生李棕豪,经过激烈角逐,在28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勇夺一等奖第一名,其指导教师李军磊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李棕豪开心地告诉记者:“很高兴能获得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我刚入校时,就听说过这个大赛,当时就有一个梦想,一定要参加,今天终于圆梦了。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感谢学校的教育,感谢李老师对我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今天,我以漯河第一中专为荣;将来,漯河第一中专将以我为荣!”2020年12月,该校承办的“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李棕豪就获得了一等奖。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简称“国赛”,是目前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技能水平最高的全国性、综合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国家职业教育最高规格的竞技场和试金石。今年国赛由教育部等36个部门联合举办,是向建党百年献礼的职教行动,在河南设两个赛场,漯河第一中专承办中职组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赛项。
这次大赛,赛出了漯河第一中专学生的水平,赛出了学校的实力!
来漯指导国赛的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刘宝民对漯河第一中专作出高度评价:“漯河第一中专校产教融合多元发展、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探索很有价值,对于促进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望能总结推广!”
河南省职教专家、漯河第一中专校长芮耀民表示:“我们能够承办国赛,本身就证明了学校在硬件建设、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综合实力,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也借这次大赛,向全国展示了良好的形象。我们的目标是创办全国优质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
寻梦:从田间出发 向名校迈进
6月2日上午,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垠亭到漯河第一中专调研时对该校的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漯河第一中专是全省中职教育的标杆学校。”
这个标杆来之不易,凝聚了漯河第一中专历届领导的心血和全体师生的梦想。追梦路上,他们一直在奔跑,用激情点燃希望,从田间出发,向名校迈进,历经艰辛,克服困难,一路汗水一路歌,学校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理事会理事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河南省首批中职学校管理强校、河南省“双高”项目建设学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漯河第一中专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创业史和奋斗史。该校党委书记万国栋见证了学校发展壮大的历程,他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了学校走过的不凡之路:
生存发展阶段(1983年~1994年):1983年,漯河市在市十一中附设农业高中;1987年,农业高中与市十一中分别独立建校,更名为漯河市第二职业高中,当年有57名学生,16名老师;1994年,大华艺术学校职业中专在二职高成立,当年招生28人,一校两牌。万国栋1991年任校长,制订学校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人生目标是“用一生建设一所好学校”。
规模发展阶段(1995年~2005年):1995年招生突破600人,提出用三至五年时间再造一所大华艺术学校;1996年贷款建校,招生还钱;2003年招生突破1000人。
内涵发展阶段(2006年~2013年):2006年,学校提出实施品牌战略,创办特色名校发展思路;2013年,河南省中职学校现场会在该校召开,新校区建设正式立项。
品牌发展阶段(2014年~2019年):2014年,学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16年,学校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称号;2017年,学校荣获首批“河南省职业学校管理强校”“河南省中职学校招生先进单位”称号,并在全省职教工作会上做典型发言;2019年,学校荣获“河南省‘双高’学校”称号,筹建西校区。
高水平发展阶段(2020年至今):2020年西校区启用、承办省赛和“一带一路”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成立职教联盟,省赛成绩位居全省第一。
“耐得寂寞做学问,潜下心来办教育。”万国栋说。作为河南省职业学校首批名校长、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职教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深情地表示:“我用一辈子干了一件事,就是扎根在漯河第一中专,把毕生的心血献给职业教育,人生无悔无憾!”
如今的漯河第一中专,拥有3个校区,5个教学部18个专业,133个教学班,在校生6800多人,全校教职工300多人。
逐梦:做职教先锋 育大国工匠
5月29日上午,漯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二十余人到漯河第一中专参观考察。走进老校区,迎面看到的是办公楼门厅上方的一条醒目标语“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遇到的每一个学生,他们都会主动、礼貌地问候一声“老师好”,文明之风可见一斑。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考不上高中去读中职,考不上本科去读高职”的想法在不少人心中根深蒂固,“低人一等”的观念严重挫伤了中职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漯河第一中专提出“让每一个学生找回自信、找回自尊、找回希望”的育人理念。
2018年,漯河第一中专突出学校特色,培育出“做职教先锋 育大国工匠”党建文化品牌,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学校以党建引领职教发展,以“不忘初心,建人民满意的职教名校”为理念,实施品牌战略,创办特色名校,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工匠精神,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实现“两个提升”,即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提升师德师风水平;做好“三个带动”,即高质量党建带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党建带动新校区建设、党建带动信息化建设;搞好“四个促进”,即党建促进校企合作、党建促进招生工作、党建促进技能大赛、党建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三全育人”。
学校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为抓手,坚持立德树人,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德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打造“双高”学校,形成了独特的“一二三四”特色德育工作体系,即“重塑自信、习惯培养、素质提升、企业文化融合”一条德育主线,“教室德育文化环境、校园德育文化环境”两个德育环境,“课外德育平台、课堂德育平台、心理辅导中心”三个德育平台,“高效的德育管理队伍、敬业爱岗的班主任队伍、优秀的德育研究队伍、无缝隙管理的学生干部队伍”四支德育队伍。
军训是漯河第一中专办学特色之一。军训是迎接新生的第一堂课,教官由上一年新生军训中的优秀者担任,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而且学生最了解学生,有利于实现自我管理。教官们平时还参加学生管理和护学岗等活动,增强德育实效。同时,学校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德育成效显著,成为全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理事会理事单位。
优秀的班主任队伍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学校努力打造一支师德师风高尚的优秀班主任队伍。2017年,马红杰在全省中职班主任素质能力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2018年,杨许强、李晓玲在全省中职班主任素质能力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2020又被评为“河南省最美中职班主任”,同年成立了“名班主任工作室”;2019年,“漯河市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研究与指导中心”在该校挂牌,当年该校还承办了全市中职班主任能力大赛……
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校园文化蓬勃发展。
为丰富校园文化,学校组建电视台、广播站、跆拳道、民族舞、文学社、钢琴等47个社团。这些专业社团对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的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同时具有社会服务功能,如为全市文艺晚会提供化妆、道具等服务。学生参与其中,学在其中,并通过社会服务,提升综合素养。浅草文学社创办校刊《新绿》,发表学生优秀作品,扶持校园文学新人,并坚持办好《漯河第一中专报》,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热情。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漯河第一中专党委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一主题,开展多种活动,创新学习方式,引导全校师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党爱国热情。一是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二是依托“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三是依托学校网站、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四是举行以“迎建党百年 展中职生风采”为主题的“庆祝建党百年 唱响红色华章” “迎‘五四’ 唱红歌”等合唱比赛;五是举办党史报告会;六是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七是深入社区开展党史专题宣讲;八是开展红色周末文艺广场活动,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热情;九是开展“双结对”“双报到”“双承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筑梦:深化产教融合 打造职教品牌
今年职教周的主题是“技能:让生活更美好”,重点突出“技能成就出彩人生”“技能服务美好生活”“技能支撑强国战略”等内容。
漯河第一中专突出技能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打造职教品牌,提出“教室与车间合一,学历与岗位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具与工具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的办学思路,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推进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聚焦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实力。
学校积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编制了《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总体方案》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总体方案》,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省和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打造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相近相关的原则,打造机电工程部、汽车工程部、信息商务部、教育艺术部等四大专业群,机电技术、电子技术、数控加工专业构成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学校以提质培优工程和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进“三教”改革攻坚行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材建设,鼓励编写校本专业教材,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育科研硕果累累,2020年,省级课题结项7项、立项4项,教师参编教材8本、发表论文6篇,荣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个,省级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各2个;省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基本路径。学校着力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打造以实习就业为主的“订单培养”、以校企全面深度合作的集团化办学、以培养技能为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等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体验式实习、教学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三种实习模式,学校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在老校区新建、改造电子商务、美发、美容、新能源汽车、汽车营销等实训室,着力打造艺术专业品牌校区。
2020年,学校牵头成功组织职教联盟,进一步深化规范校企合作。直接将“出口”搬到“入口”,入学对接就业、课堂对接岗位,运用课堂仿真、跟岗访学、顶岗实习、企业实践等方法,采用合作办学、联办专班、共建基地、厂中办校等形式,形成了“企校融合、一体育人、学训交替、岗位成才”的现代学徒制模式,让学生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用得上、干得稳,早日实现成才梦,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漯河第一中专深入推进与漯河市沙澧产业集聚区河南源德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西校区。学校把课堂设在车间,教师双向兼职,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目标。目前,实训基地一期工程已投入8850万元,建成了直播电子商务产业园,淘宝、阿里巴巴、京东、锐捷等知名电商已入驻。该基地重点围绕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应用等领域,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实训标准和实训内容,每年学生实践操作7200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500人。如今,校企合作积极创办产教融合型“中南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推动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并以此打造豫中南中职教育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引领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方向。
漯河市“十四五”规划指出,建设豫中南地区性职业教育中心,充分依托优质职业院校,增强漯河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并提出推进漯河第一中专新校区建设。漯河第一中专新校区项目位于召陵区,总投资3.4亿元,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规划可容纳9000名学生,着力打造未来信息技术中心、建筑设计与康养中心。新校区2018年开始动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建筑面积的60%,预计今年11月可部分投入使用。
圆梦:乘风破浪前行 美好前景可期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础在中职教育。解决不好中职教育的基础性问题,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就无从谈起。
学校从招生开始,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理想。
招生工作攻坚克难创辉煌,生源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也不断提升,漯河第一中专招生数量长期稳定在2000人以上。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和打造学校的专业品牌,学校提出了“保量提质”“三个转变”的总体招生思路,创新招生模式,生源质量明显提高。2020年,招生队伍顶住了竞争对手和突如其来的疫情的双重压力,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实现全年招生注册2860人,再次彰显了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又一次证明了该校在河南省职业教育界的领先地位。
以赛促教,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技能大赛是带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该校狠抓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建立“365”技能大赛训练模式,技能大赛屡次取得辉煌成绩。该校学生2018年在国赛中获得1金1银3铜共5块奖牌,在省赛中获得24金31银21铜共76块奖牌;2019年在国赛中获得4块银牌,在省赛中获得31金41银29铜共101块奖牌;2020年因疫情影响未能举行国赛,但在省赛中该校获得42金37银30铜,共109块奖牌,一等奖总数在全省400多所中职学校中位居第一。
积极拓展“出口”,升学就业并重。学校实施“两条腿”走路,一手抓升学,一手抓就业,升学与就业并重。第一,学校专门设立对口升学部负责升学工作,学校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毕业生通过保送、对口单招、对口统招等途径,被本科院校和省优质高等专科学校录取。2020年,该校830多名考生被本科、专科院校录取;2021年,34人因参加国赛、省赛免试获得高校入学资格,对口单招已录取822人。第二,学校一直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提出“设一个专业、引进一家企业、对接一个产业”的发展战略,让学生用校企合作班的所学快速适应新岗位,实现学习、实习无缝对接,就业率达100%。第三,学校鼓励学生进行“微创业”,力争有更多的优秀学子快速走上创业之路。
几年前,漯河第一中专对有一定成就和影响力的毕业生进行过一次调查,搜集和整理出近百名优秀毕业生的成长历程,编印了《优秀毕业生风采》一书,展示了他们执着追求、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影响着每一位师生。学校经常邀请这些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作报告,激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逐梦前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着眼大局,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好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了根本遵循。
职业教育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职教逢盛世,扬帆正当时。宏伟的目标,唯有实干才能实现;辉煌的成就,唯有奋斗才能取得。漯河第一中专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发扬“三牛”精神,以实干扛起时代重任,用奋斗诠释担当出彩,勇担新使命,奋进新征程,乘风破浪潮头立,齐心协力续写高质量发展的出彩华章!
本版图片除署名图片外均由漯河第一中专提供
202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与会领导和部分获奖师生合影。本报记者 齐国霞 摄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垠亭到校调研。
漯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成员走进漯河第一中专。
学校举办“迎建党一百周年 展中职风采”合唱比赛。
西校区
“一带一路”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与会领导合影。
新校区鸟瞰图
老校区
■ 文/本报记者 陈全义 版式/付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