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刘净旖)今年以来,按照我省全面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在2021年努力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的目标,市污染防治攻坚办围绕“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走出了集中处理农林废弃物新路子。
玉米秆、辣椒秆、烟叶秆等农作物秸秆,以及果园修枝、村庄绿植修枝等农林废弃物,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存在安全隐患,如何处理利用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难题。今年年初,市污染防治攻坚办土壤处牵头在郾城区龙城镇试点设立了首个农林剩余物处置点,收购秸秆、树枝树根、废旧木头、草木枝蔓等农林废弃物,分类粉碎后送到生物质发电厂进行焚烧利用。建成至今,该处置点已处置600吨农林废弃物。
该处置点负责人赵焕立告诉记者:“一年收到2000吨以上才会盈利。从目前情况来看,2000吨应该不是问题。”
据了解,该处置点紧邻龙城镇万亩桃园。下一步,我市将支持城区周边有条件的乡镇设立农林剩余物处置点,解决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助力乡村生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