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6月29日 星期

马海德:此生无憾为中华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生于美国,祖籍黎巴嫩。

1933年,马海德在欧洲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到上海考察东方热带病。当他踏上中国这片土地时,命运随之改变。

1934年秋,马海德有幸结识了宋庆龄,在她的鼓励下,马海德参加了外国进步人士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内有知名人士史沫特莱、路易·艾黎等。

1936年,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熏染的马海德从上海出发到西安,最终抵达陕北。在陕北,马海德发挥其医学特长,背着医疗卫生包救死扶伤,此外还作为保卫中国同盟驻延安的代表,负责向宋庆龄提供当地医疗物资的需求报告,并参与物资接收和分配工作。

1937年,马海德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年,他将自己的名字乔治·海德姆改为中文名“马海德”。

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加入中国国籍,1950年他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投身于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开拓和建设中。

马海德致力于全国范围内的性病和麻风病防治和研究,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绩。

他将消灭麻风病定为奋斗目标。得知中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有不少人患有麻风病时,他长途跋涉,到山寨、草原宣传防治知识,经他之手治愈数以万计患者。

在国际交往中,马海德从个人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出发,生动介绍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在《中国建设》杂志英文版上,马海德曾撰写《美国出生,中国成长》《在中国的新生活,重访美国》等文章,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

晚年身患癌症的马海德依然坚持日常坐诊,把服务患者放在第一位。1988年10月,他在北京去世。这年5月,他还在家中召开研究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会议,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参加会议。

他曾这样感慨自己的一生:“一个人活在世上,总要做些事。我为中国革命做了一些事,死也无憾了。”

马海德被授予“最美奋斗者”“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等荣誉称号,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据新华社上海6月2日电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