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7月9日 星期

运用新型传播手段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李艳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融媒体时代,继续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新时代的必修课题。融媒体的出现,标志着我们的生活已浸入“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运用新形式的传播手段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研究工作。融媒体是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改革、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升级无法避开的一个途径。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带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加强以融媒体为载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有助于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整个社会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

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质和目的的根本要求。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什么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都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融媒体形势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将理论知识的教育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网络发展给大众带来的影响,使得人们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等与以往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要结合大众的实际需要、知识水平、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是要将社会现实、历史情况与理论教育相结合,使课堂生动有趣、与时俱进,更加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在融媒体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更好地帮助大众理解和认可马克思主义,并提高他们理性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建立基于融媒体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共享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若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那对大众的教化是远远不够的。在融媒体时代,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共享平台,不仅能够运用便捷的信息共享手段随时随地采集信息,还能通过线上线下公共空间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大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对这些平台数据的采集、挖掘与分析,回应大众的思想需求,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新视野和新领域。多元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主体和更广阔的大数据平台不仅改善了人们的数字化生存状态,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新空间,可以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更加全面,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覆盖面。

三是整合资源,跨界融合,共创良性育人生态。在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整合校外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资源,形成校内校外合力,与各行各业跨界交流,牢牢抓住融媒体的发展机遇,借助全社会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平台,充分挖掘、整合、利用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资源,共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全社会良性育人生态。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室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